第413章 希特勒(4 / 8)
裕的情况下,第一笔五百万英镑的无息贷款被当成是修复关系的礼物送给了当时的魏玛共和国。
五百万英镑,也就是五千多万华元……
和英、美、中等国每年几十亿的财政收入相比,五千多万华元的确算不得什么大数目,可这也的确称不上是小钱。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五千万华元已经足够买下两艘排水量三万多吨,主炮口径380mm的超级无畏舰了。
何况在战败后德国人的情况也不是很好,所以这五百万英镑多少也有点雪中送炭的意思,更何况还是无息的这时在加上一战期间国社政府和德国其实也没太大冲突的关系,原本因为“落井下石”而低落许久的两国关系自然也就缓和了不少,更何况这一时期的德国十分需要有其他国家的资助。
这一时期德国的情况究竟坏到了什么程度?
1923年,共和政府表示未能应付凡尔赛条约规定之战争赔款,并因此拖欠赔款。于是,在1月11日,法国与比利时的军队占领了鲁尔区,控制这个全德国最富饶的工业重镇,并控制当地的矿井与制造业公司。德国政府鼓励工人以罢工还击,并没有主动应付问题。罢工持续八个月,最後只是令经济更衰落、入口货物更昂贵。
由于政府负责资助罢工工人,故此它需要印制更多钞票应付,导致恶性通货膨胀。1923年8月,马克兑一美元由4.2元跌至一百万元。在11月20日,价值更跌至4.2万亿元(即42兆元)。12月1日,魏玛政府推出地产抵押马克(rentenmark),以每1新马克兑换1兆旧马克。最后,德国成功继续支付赔款,而鲁尔区则重归德国。
4.2万亿马克才能兑换1美元,当年的法币贬值到多少来着?
所以至少对德国人来讲,这五百万英镑绝对是雪中送炭——虽然和德国目前的状态相比多少有点杯水车薪。
至于严光等人?在面对德国人的感谢时内心多少显得有些奇怪。
为什么?
暂且不提那些已经宣布取消了的赔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社政府可是曾经通过过一项一千万英镑的采购计划,用于向德国采购极为全面的工业设备,用于增强中国的工业实力,当然,还有就是用这一千万英镑的订单去换取当时的胶州湾租借地。只不过当时严光耍一个花招,在声称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希望能够先支付五百万英镑,另外五百万英镑则通过向德华银行贷款来支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