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凌波级重型舰队航母(3 / 9)
靠近两国边境的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有300多万日耳曼人,一方面,希特勒指使纳粹党徒和部分民众要求“民族自治”、“脱离捷克”。另一方面,希特勒又声称不能容忍德国境外的日耳曼人受到“欺侮”,要替他们“伸张正义”,准备用“军事行动扫荡捷克”,为其陈兵边界创造舆论条件。希特勒于9月12日威胁说,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给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以“公平待遇”,德国就要采取行动。而捷克政府自然也不愿任人宰割。也开始局部动员,加强了边界的作战兵力。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捷克在英法保护下恢复了主权,与法国签订有互助条约,所以如果德国和捷克交战,英法按照条约必然卷入战争。9月13日,法国内阁开了一整天的会,以寻求对策。当晚,总理达拉第决定请英国首相张伯伦出面调解。
当天晚上,英国首相张伯伦给希特勒发出一封十万火急的电报,表示要和希特勒见面,希望“和平解决”这一问题。
稍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在15日和希特勒的会面结束后,张伯伦连夜飞回伦敦,和法国人一起向捷克政府施压,要他们根据民族自决原则解决苏台德问题。
不过到了22日的时候希特勒再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以日耳曼人为主要居民的地区必须由德国军队立即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必须于9月28日全部撤出苏台德地区。”
对此,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仅表示拒绝。还宣布了全国总动员。
27日,希特勒下令德军7个师进入德、捷边界前沿阵地。由于9月28日是希特勒要求捷政府答复的最后期限。捷克斯洛伐克无意接受他的要求,为防止不测,还下令立即征召了100万兵员,战争一触即发。
29日,张伯伦第二次飞往德国。当日,在慕尼黑召开了由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参加的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规定把苏台德区“转让”给德国。而割让领土的捷克斯洛伐克,却没有权力出席会议,这就是著名的“慕尼黑协定”。
9月30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表示拒绝该协定,但英法表示,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同意,那么英法就没有义务协防捷克,最终,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妥协,同意割让领土。
希特勒在这次会议上曾声称,苏德台区是他对西方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张伯伦对此毫不怀疑,回到伦敦下飞机的时,还兴高采烈地声称,他带回来“一代人的和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