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5 / 7)
,但大部份红军在谢苗·布琼尼的指挥下仍然留在基辅一带。由于大部份装甲力量已在乌曼战役中被消灭,他们因此缺乏装甲及机动力量。虽然这是当时红军在东线最大一支部队,他们却无法再威胁德军的进攻。
8月底,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面临抉择,向莫斯科继续进攻或消灭南面的苏军。由于南方集团军没有足够力量包围及消灭敌军,中央集团军需要提供支援以完成任务,经过争论后,德国第2装甲军团及德国第2军团从中央集团军转属南方集团军及向南推进,在基辅以东与南方集团军进攻部队会合。
装甲部队快速进攻以完成包围,这令布琼尼措手不及,他因此在9月13日被斯大林撤去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在没有人继任指挥的情况下,各军及师的指挥官各自为战,9月16日。保罗·路德维希·斑尔德·冯·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团与海因茨·古德里安的第24装甲军在基辅以东120公里的罗克费特沙会师以完成包围。
之后。被包围红军的命运已被注定,对俄国人来说,包围圈的范围难以置信。由于没有摩托化兵力或军事天才的领导,他们不可能突破包围,南方集团军的德国第17军团及第6军团与中央集团军的第2军团在装甲部队的支援下不断缩小包围圈。被包围的苏军没有轻易放弃基辅,在一场残酷的战役中苏军士兵被德军火炮、坦克及飞机消灭,最后,进攻10天后的9月26日,最后1支苏军在基辅以东投降。
几乎整个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共有665,000名红军被俘虏。德军在基辅的包围圈未被严密封锁,小股红军在德军紧闭包围圈后突破包围逃脱。包括谢苗·布琼尼元帅、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元帅及政治委员赫鲁晓夫,无论如何,这是红军前所未有的大败,超过了在6至7月间在明斯克的灾难,
希特勒声称这是历史上最大的战役,而直到今天它仍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
基辅战役后,红军已经没有更多后备力量,为防卫莫斯科,苏联政府调动83个师共800,000人,但其中只有25个师是有足够装备,而且缺乏装甲部队及战机,德国方面,他们有70个师共2,000,000人,接近三分之一是机械化的…
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人不但需要国社政府提供的装备,而且任何激怒中国人的行为都是不理智的,这也是为何俄国人虽然很厌恶中国人,但是最后还是不得不腆着一张笑脸的最大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