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出兵印度(5 / 12)
第一,也就是对预定夺占的城市实施各方面的封锁,第二则是守城兵力与外界保持联系的“结点”,拔掉阻碍对其实施封锁的钉子。这些节点一般都是城市外围的城镇和村庄以及主要制高点等。
至于第三,就是切断守城部队赖以生存的供应线,像是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等要道,在封锁的时候,还要将兵力封锁火力封锁和工程障碍封锁结合并用,以提高封锁的效果。
当然,这些对区区的台湾岛还说还是有些夸张的,不过为了谨慎,最重要是为了作为练兵来用,王耀武他们还是做了。
至于第二步,也就是瘫痪体系,则是通过持续猛烈的火力打击削弱地方作战能力,使得己方能够较为轻易的夺取城市。
在这点上还是比较容易的,毕竟这个时代只有火炮、轰炸等几种比较有限的手段而已。
至于第三点,就是夺占城市外围了。
防御的一方,通常会依托外围的城镇、村庄和山地这些有利地形,巩固坚固的防御体系,因此必须要先夺占对方外围防御阵地。
而在夺占了敌方的外围阵地后最后的一点,就是分区歼敌。
与此同时这也是最复杂和最艰苦的…
在进攻市区的时候,通常首先会进行火力准备,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多路的突击,分歼市区守敌。
这一点看似容易,但是却是最艰难,同时也是最血腥的,因为敌人不可能坐在那里等着你将他们分割开,所以你也只能和敌人逐街逐区的进行争夺。
好在这时的台湾,还没有什么较大的城市,所以在这上面国防军并没有付出太多的伤亡,而通过这方面的预演,也让王耀武等人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不过与此同时,在攻取了整座台湾后,国防军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当正常战役结束后,根据国防军方面的粗略统计,伤亡及失踪的国防军达到了十多万的数字,而在这样的战役当中,失踪往往也就意味着死亡,甚至是粉身碎骨什么的…
当然,日本人的损失只会比国防军多,毕竟在台湾有着十多万的日军,而这时的日军还算是比较精锐的,所以愿意投降的日军很少,多的则是在城市战中和国防军拼了个你死我活。
到是那些台湾籍的日军,最后投降了不少。
台湾的收复,在国内自然是引起了全民的庆祝,虽说在国内还是有不少人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