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干尸(3 / 5)
外两个不是一伙。”
苏苓也在猜测无头干尸的身份,从死亡时间推测与子琦失踪的曾祖父相吻合。她把骷髅头拿起来用左手托着,右手握着手电仔细观察着这个骷髅头。颅骨上的眉弓骨骼隆起,下巴和头盖骨都呈方型,这些都是男性的特征,苏苓是人类学硕士,所以通过头骨判断性别对她来说是小菜一碟。
骷髅的部分头盖骨已经出现了崩坏,说明在洞穴内的时间应该有五十年以上。苏苓把手电光集中在骷髅头的牙齿上,牙齿是人体上最耐腐蚀的部位,所以牙齿表面釉质的变化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死亡时间。尸体被埋葬八年时间,牙釉质出现褐色或黄棕色斑纹。十年以上的尸体,牙齿表面呈现棕红色,并且出现纵向的浅表层裂缝。时间在二十至三十年的尸体,牙齿变脆,裂纹变深,釉质部分出现剥落。而釉质的光泽能保持六十至七十年,透明度可保持到入土后的五十年。
通过对牙齿的观察,苏苓判断这个头颅的死亡时间应该在六十年左右。她忽然注意到,牙齿的磨损程度似乎不是很严重,于是急忙通过蓝牙耳麦询问子琦:“子琦,你曾祖失踪时有多大岁数?”
“六十多岁了,怎么了?”
“我发现这个头颅的牙齿磨损程度不大,最多是个中年人。”
“呃,那你检查一下骨骼,看看能否推断出他的大致年龄。”
“知道,正在观察……”苏苓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手上的头颅。
通过骨骼推断死者的年龄是比较难的,人体只有一些特定的骨头可以作为粗略的时钟,而头盖骨就是揭示死者年龄较为准确的骨头。头盖骨由八块骨头组成,这些弯曲的如同铁板的骨头间有锯齿状的线叫骨缝,是一种纤维性关节,用来连接八块骨头。头骨上的这些不同骨缝的愈合时间是不同的,特别是颅内缝,根据不同骨缝的愈合程度就可以推测出死人的年龄。例如蝶额缝是二十二岁开始愈合,三十五岁愈合完毕。枕乳缝下段是二十六岁开始愈合,七十二岁愈合完毕。蝶颞缝下段是三十岁才开始愈合,到六十七岁愈合完毕。
这个骷髅头的头盖骨破碎了好几处,刚好可以观察到颅内骨缝的愈合状况。苏苓用手电照射着头的颅内骨缝,这个头颅的蝶额缝还未完全愈合,而蝶颞缝的下段刚刚开始出现愈合,说明死者的年龄在三十岁左右。
观察过后,苏苓肯定地说:“这个人死亡时的年龄最多只有三十岁,子琦,死者看来不是你的曾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