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英宗朱祁镇——血腥的良藩之途(28 / 28)
祁镇彻底成熟了。
下一个目标:袁彬。袁彬是哪个?就是朱祁镇沦为也先的俘虏时,他身边的人——另一个是蒙古人哈铭。袁彬不仅是帮助他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刻,而且在朱祁镇寒冷的时候,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来替他取暖。如此恩德,理应干掉。
不干掉还怎么办?难道把万里江山送给他吗?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无法回报的情义,就只能跟你不客气了。
怎么个干掉法呢?思路决定出路,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有锦衣卫跳了出来,强烈控告袁彬犯罪,对此,英宗表示了最大程度的愤慨,不予理睬,可是锦衣卫太欢实了,告个没完没了,于是英宗流下了眼睛,说:“你们必须还我一个活的袁彬。”
说出这句话,最深刻地表明了当时的密探政治,凡人诏狱者,有死而无生,锦衣卫考虑的不是你有什么罪,而是用什么法子弄死你。对此,朱祁镇比谁都清楚,所以他才有这样一句话。
袁彬人诏狱,果然又半死不活地回来了,朱祁镇将他调到南京锦衣卫——这厮也当上了锦衣卫了。
终于没事了,朱祁镇总算是可以做他的明君了。
传令释放关押在冷宫中的建庶人。建庶人是大明帝国第二任皇帝朱允汶的儿子,朱棣推翻建文帝的时候,这孩子刚刚两岁,眨眼工夫已经被关押了足足五十四年。奇怪的是居然有许多大臣坚决反对释放建庶人,也不知这些人是怎么念的书,书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
建庶人释放,实际上这个人放不放出来,对他来说都没什么意义,他生命中的全部记忆,就是冷宫中的囚禁生活。突然来到外部世界,心理的冲击空前之强烈,结果大脑受刺激过度,还不到两年就死掉了。
朱祁镇让自己跻身于明君之列的,是他坚决地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从朱元璋的时候起,一个皇帝死掉,就会拖着一大群年少貌美的妃子进坟墓,这个制度比较原始,而且像这种恶习,一旦开始就很难终止。而朱祁镇明确表态,他死后,不要任何一个女人殉葬,仅此一项功德,就不枉他活上这一遭。
做完了这件事情之后,朱祁镇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左看看,右看看,还有事没有?没事我死也……他死于1464年正月,亨年三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