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上山(2 / 9)
陪同他们在县城采购了大批的设备,包括柴油发电机,凿岩机和炸药,又给他们介绍了一个当地的姓吴的大玉商。
吴老板叫手下给各村的采玉人传话,帮他们从各村招募矿工,特别提到,只要维族人。
“汉人,回人体力都不行。”吴老板说,“上去你们就知道了。”
第二天早晨,吴老板亲自驾车,前后一共三辆吉普车,满载辎重,向昆仑山进发。
从于田县城到离矿区最近的流水村,路程总长不到100公里,其中50多公里是泊油路,40公里是山路。大家开始以为这么点路,开得再慢半天时间该到了吧。结果走了整整一天,最后的40多公里其实已经进山了,而且没有通常概念上的“路”,大家在碎石堆中像乌龟似的颠簸挪动。这里海拔已经接近了3000米,山路崎岖,山体陡峭,空气稀薄,吉普车根本没多少马力。
高平江嘀咕:“还不如走路快。”
吴老板矫正:“还是驴快,但是驴驼不了这么多东西。”
杜玫痛苦的□□了一声:“我屁股好像要成四瓣了。”
杜玫是坐在副驾座上,吴老板转过头来盯了她一眼:“现在就成四瓣了?那你还想上山?”
吴老板确实有点奇怪,怎么采矿还带个女人,多拖后腿啊。昆仑山山势险峻,很少有女人进山的。杜玫却不以为然:“登山女队员上珠峰的都有得是。”
辛涛小声嘀咕了句:“那是花钱买罪受,这是去探矿。”
下午4点多,大家总算到了流水村,杜玫扫了一眼登山表:海拔2847米。但是最近的阿拉玛斯矿区离开村子却还有两天的路程,在海拔4500米处。
从流水村走到阿拉玛斯矿直线距离是20多公里,这20多公里却是一道山岭接着一道山岭,而且昆仑山中断山岭的特点是,翻过一道山岭就立即是下山,下到谷底马上是上山,即使是一个健壮男子这么连续的翻山也极易被拖垮,所以这20多公里,要马不停蹄的整整走两天。
流水村地处深山,是个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庄,住得都是维人,因为离开矿区最近,这个村子已经成为了一个玉石中转站,村民除了种地和放牧外,最重要的营生就是采玉季节往山上运粮食,和往山下运玉石,一头毛驴从阿拉玛斯矿到村里,来回要4天,运粮食上去60元,运玉石下来60元,来回一趟120,对当地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