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采矿(1 / 13)
阿拉玛斯在维语里的意思是:一个盛产钻石的地方。但是阿拉玛斯不产钻石,产的是和田玉,虽然现在和田玉的价钱比不上钻石,却是黄金的好几倍。
阿拉玛斯矿是著名的戚家坑所在地。戚家坑玉矿始于清代,由戚家两兄弟开采。据说北京故宫3万多件玉器中,许多玉石料都出于此坑。戚家坑以出产优质白玉而闻名天下。新中国成立后,于田县主要就是在阿拉玛斯地区开矿,曾经持续开采了30年,出过很多羊脂级白玉。当时矿脉很丰富,采矿人只选取上等的大块玉料,小块的和品质稍差的都当废料丢弃在山坡上,跟岩石混在一起,成了矿渣。
80年代初,戚家坑曾采出一块重达259公斤的巨大羊脂玉,当时采矿的旷工不忍肢解这块罕见的大玉,开矿的全体人员轮番肩负木扛,费时18天,徒步跋涉,以生命为代价,最终将这块大玉石运出阿拉玛斯河谷。 此后二十年,阿拉玛斯矿区再也没有采到这样大这样好的羊脂玉。
现在这些矿脉已经挖完了,阿拉玛斯矿区留下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旧矿坑,和一堆一堆的巨大的矿渣堆。
到达阿拉玛斯矿的当天晚上,大家安完营,吃完晚饭,坐在一起商量工作计划。
“过去阿拉玛斯有很多富矿脉,现在主脉已经挖完了。”徐航说:“玉田县局的那个局长跟我说,阿拉玛斯这连着两三年都没发现新的矿脉了,但是这里因为海拔相对比较低,离村子近,路好走,开矿条件好(其他几个在拿眼睛白他),所以工程队最多,一半以上的采矿队都在这里挖啊挖,两三年了根本没挖出过上品质的玉料,白玉更加闻所未闻。倒是其他两个矿区,每年都有新矿脉发现。”
“主脉已经挖完了?”辛涛摇摇头,给这几个人讲阿拉玛斯和田玉矿床的地理构造:“阿拉玛斯矿区内的地层为元古宇蓟县系变质的碎屑—碳酸盐岩建造,总厚度约1000米。岩层为一倒转的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构造线走向为北东。所以阿拉玛斯和田玉矿为接触交代型矿床,矿带北东走向,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与白云石大理岩的接触带上面,矿带长1000米以上,宽20-30米......”
张子淳说:“你的意思是,按照地理构造推算,阿拉马斯的主脉还有的是?”
辛涛苦笑了一下:“嗯,按照地理构造推算,确实是——整个昆仑山玉储藏量至少有上亿吨,脉线总长度约一千二百多公里,里面当然会有优质白玉。但是,地壳变动的事情,谁说得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