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 / 10)
6月底的广东烈日炎炎,又闷又热,一辆车牌特殊的奥迪Q7奔驰在广深高速公路上,水泥路面的的反光足够灼伤人的眼睛,奥迪车内除了司机外,还有4个带深色墨镜的乘客,三男一女。
司机用恭敬的语调在回答副驾座上那个30多岁男子的问题:“是,徐律师,平洲是佛山市下面的一个区,玉器街就在南海区桂城街道永安路。过去那里是农村,现在是中心城区,一共有1000多家玉器厂,大概有8000多人在那做翡翠活,每年加工的缅甸翡翠超过5000吨。”
徐航点点头,他还是第一次来平洲,为的是一块重达223公斤的老场口黄沙皮春带彩翡翠原石。
这块原石是半个月前高平江到平洲进翡翠料时,杜玫一眼看上,并念念不忘的。
高平江每年都要在6-7月份的缅甸翡翠原石公盘结束后,到平洲来进翡翠明料。
高平江现在不赌石了,高平江现在只进已经剥离好的,小块原料,但是就像张子淳进和田玉料一样,只要开料,就有风险。高平江现在把风险控制到尽可能的小,同样利润也只剩下市场合理利润。
杜玫自从从高平江那里拿了些翡翠边角料做的小玩意放在自己店里卖后,发现女人们对翡翠的痴情跟狗对肉包子的热情有的一拼。杜玫想扩大翡翠在销售比例,但是高平江手里的剩余的翡翠小件不多,而且都过于高档,杜玫卖无可卖,于是高平江把杜玫也带到了平洲,让她自己到街上挑成品小件,反正有高平江在,不怕她挑中假货,也不怕价钱上被人斩。
但是高平江跟杜玫约定:只准进成品,不可以买原料。
“翡翠天然杂质多,内含脏、裂,加工时容易出问题,就你现在这点规模,一块料就可以赔得你满地找牙。”高平江说。
杜玫在街上一路看下来,结果入她眼的还真不多,倒不是质地的问题(她不懂),主要是款式不合她心意,太大众化,千篇一律,做工粗糙,而且还不美观,
杜玫心想:到处都能买到的东西,顾客干嘛非得在我店里买呢?除非我卖得比别人便宜得多,但是如果我卖得特别便宜,我的利润又在哪里?
杜玫最后就挑了一些不规则形状的戒面,一些工艺比较精致的小花件。
高平江看着微笑:“挑剔的眼光,不过,你挑出来的都很有特色,镶嵌后会更有风格。你会很快卖掉的。”
杜玫进了巴掌大的一小密封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