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各种揣度(3 / 4)
,如狗身上的癣疥之疾,让要看了如梗在喉。
自此之后,谢家已经不打算再开辟种植基地了,十二个,足够了。
汝阴那一个,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选择。
汝阴的药材种植基地能做得那么好,真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这些人不仅包括了谢家产业链的上上下下,还包括了杏林中的其他医药世家。
木侦才仔细研究过汝阴药材种植基地的崛起。谢家在汝阴的药材种植基地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完成那么大土地的兼并,得益于他们少主在初步计划时的各种所有权并存,不像荆州以及其他州郡的药材基地,归属权完全属于谢家。
因为总有不愿意卖地的人,他们少主所制定的计划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可以卖给谢家,‘租’给谢家。
这些都是有好处的,谢家在保证他们土地一年最基本的收入之外,如果每年他们的土地产出多于这个最基本收入,还能额外得到一笔分红。
如此旱涝保收,自然让许多人家趋之若鹜。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合约最短的三年,长的有十年二十年,年限不同,分红方式不同,但有个共同的前提,就是退租的时候一定要服从谢家置换土地的协议。一等田对一等田,只是位置不同,如果田地等级不同,可以适当补偿。而且如果他们想卖掉,在同等价格的前提之下,谢家有优先购买权。
而且这个还是以村子为单位进行的,如果这一片地有那么一两个刺头钉子之类的,死活不愿意签署协议,那抱歉,谢家只好绕过这个村子,与别的村子合作了。
他们少主决不允许有人想在他们的药材基地里‘中心开花’。
当然,对于土地,谢家还是以收购为主,并且收购的价格条件都很美好,并将之与劳力的优先聘用挂勾。
此番手段软硬兼施,各种所有权兼容并存,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谢家迅速地兼并着土地,并将他们从普通农民发展成为药农。
后一种方式大大调动了农民们将手中的土地抵给谢家的积极性,要知道从来都是农民给地主打工,谢家这样一弄,让他们都有一种错觉,是谢家给他们干活呢。
即使最后谢家人手不够,聘用他们时,事关年底分红,他们也心甘情愿,干活卖力,谁叫他们是给自已家干活的呢。
汝阴计划,他们能看得那么清楚,分析得那么透彻,不是因为他们多么聪明天赋异禀,而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