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要军权不要人命(7 / 8)
处。
你现在就看得出年羮尧不对劲,会有麻烦和灾难的,不是天生的七窍玲珑心,那就是穿越同仁了。
其实这也是宁华一直不放心宁远和弘昼在西北的最大原因,就怕二人被年羮尧牵连。
“七婶。你怎么看?”弘历问道。
“啊?我?”不是找你们来问你们的,现在问我,那我找你们干嘛?
“七婶,倘若你同意弘昼回来的,那我和皇额娘。或者和大哥,就是弘昼回来,会觉得很憋屈,到时候,日子也未必好过,毕竟弘曙会借机找机会来打压他了。”
弘历想了想和宁华道。
在弘历看来,大丈夫能屈能伸。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起来,反正都是过得憋屈,那还不如在军营呢。
至少不是逃兵!!
而且军营里更加容易立功。
宁华想了想,认同了弘墩的话,“让弘昼和你姨父回来吧。回来并不代表着我们认输,我们其实要做提养精蓄锐,韩信都能忍胯下之辱了,弘昼和你姨父虽然比不得韩信,可我相信。他们也能熬得过去。”
虽然自己历史学得并不是很好,不知道年羮尧是什么时候被雍正给米西了,不过,人家估计蹦跶不了几年。
那还不如让弘昼宁远先回来。
“七婶,你看这样行吗?舅舅就让他还是在西北待着,他和弘昼毕竟不一样。”弘墩想了想道。
“这倒也是。”宁华想了想,便立即明白弘墩的意思了,便点了点头。
弘昼是贵族,去西北,纯粹是捞军功去的,兄长可不一样,自幼生在军人家族,保家卫国,上战场打仗那是他的使命。
虽然宁华是极为的不愿意,不过,纳拉家的家规中有一条,那就是,只有战死的纳拉家男人,没有当逃兵的纳拉家男人。
倘若真当了逃兵,不好意思,回了京城或者回了族里,就地正法。
这也是那时候法喀不上战场的原因。
虽然,是因为大伯已经在战场了,同一家庭不会让两个儿子一起上的,不过,倘若法喀英勇些,要上也是可以的,毕竟那时候的纳拉家,可不是只有两个儿子。
而那时候宁远去,一开始完全是为了宁华,至于后来,则有一半是为了妻女。
倘若现在要他回来,估计和直接要他的命也差不多了。
可是倘若不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