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福晋救命(6 / 8)
年,寺庙里就来了一批和尚,多倒是不多,十几个吧,是从南边过来的,带头的一个据来报信的人,那带头的号称是老和尚的师弟,而且还和原先的老和尚挺像的。
不是长得像,就是那种感觉很像,话的语速啦,风格诸如此类的。
宁华是觉得见见便见见,难道自己还怕和尚不成,便去了。
还别,从表面的证据来看,那带头的老和尚还真是原来老和尚的师弟。
关于到底是否真实,宁华自然会派人去考证,而人家来的原因,宁华也大概知道了。
据这个老和尚原本是在金陵城不远的寺庙的,只不过,因为出了意外,然后一些和尚走了,而老和尚记起自己的师兄在京城的寺庙,虽然寺庙了些,不过,自己的师兄人缘一直很好,不定,可以在别的寺庙帮忙安置几个。
因此,众人一商量,便北上来投奔了,可人家一到,才发现,师兄死了,胖师侄跑了。
不过,幸好有在寺里的沙弥给指了条明路。
宁华和现在的老和尚的协商结果就是,可以把所有的人留下,但是必须帮忙把寺庙的声誉恢复,反正怎么干是人家和尚的事儿,不过,自己是会派人来看着账本的。
毕竟现在不同以往了,更何况,此老和尚非彼老和尚。
另外订下的条约就是,自己会派三个奴才进寺庙做知客僧,厨房领事和香油房领事。
而前五年,和尚们也还在打基础,因此,不分寺庙的任何红利,五年以后,看情况,反正有利润了,就分。没有,继续老样子。
而利润也从原来的五五分账,到了现在的九一分账,宁华九。和尚们一。
没办法,十几个和尚,还都是壮年,宁华表示,你们哪怕餐餐吃馒头和粥水,那也是份比较大的开支。
再了,当时你们的师侄可是亏空了一大笔银子来着,全部是宁华自掏腰包的,怎么着也得还回来不是?
而且有了银子,咱得把后面的烂尾楼给建起来。建了起来,也是给你们改善居住环境不是?
老和尚倒也没多什么,很快便答应了。
不答应不成啊,毕竟在这儿有口饭吃,别的寺庙也不认识。还能去哪儿?
更何况人家的是实情,东家又有皇室背景的,怎么着,万一江南的事儿发了,也能靠着东家不是。
因此,老和尚他们倒也安稳的住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