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九章 弹劾 下狱(4 / 8)
段嬷嬷笑道:“西厂都是各卫抽调过来的佼佼者,崔厂公又圣眷正隆,自然令行禁止,如臂使指。宣武侯府更是京城的老牌勋贵世家了,家大业大,亲眷众多,亲眷又有亲眷好友,彼此都联络有亲,只要安了心去做一件事,又有什么办不成的?只是……”
犹豫了片刻,到底还是把后边儿的话说了出口:“只是奴婢总觉得事情会不会太顺利了些。那韩征素日那般嚣张跋扈,实在不像这般容易就就范妥协的人啊,他那些党羽,旁的不说,就说一众阁老们,竟也不发一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太后脸上的笑就淡了几分,沉声道:“能有什么阴谋?之前那阉竖能那般嚣张跋扈,不过是皇帝被他蒙蔽着,一直宠信他、纵着他而已,如今皇帝不再被他蒙蔽,他自然什么都不是了!”
“至于那一众阁老们,都是千年的狐狸,最擅长的便是见风使舵,明哲保身了,当初见皇帝对他言听计从,自然捧着他;如今瞧得风向不对了,他们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还跟着他一条道儿走到黑,自然是要及时向皇帝表忠心才是。反正末了也不会牵连带累他们太多,至多也就被皇帝申斥薄惩一番罢了,皇帝总得要人干活儿吧?他们又门生亲眷众多,至多萎上一年半载的,便又是风光体面的阁老了,除非傻了才为一个阉竖出头呢!”
段嬷嬷听得太后不高兴了,又一想太后的话的确有道理,忙笑道:“都是奴婢想岔了,杞人忧天了,太后娘娘说的是,文武百官说到底看的还不是皇上的态度,皇上愿意捧着谁了,谁便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上不愿意抬举谁了,那人自然立马什么都不是!尤其韩征还只是个太监,无亲无故无族的,树倒猢狲散的速度自然就更快了。”
太后闻言,转嗔为喜起来:“正是这话儿,他的一切说到底都是皇帝给的,皇帝愿意给时才有,不愿意给了,立马什么都没有了,不然之前哀家何必那般劳心费力,不就是皇帝之前一直被他蒙蔽,想要让皇帝清醒过来,自然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吗?”
顿了顿,咝声道:“不过破船还有三斤钉,还是得防着他万一有什么翻身的后着才是。若是能让他尽快在诏狱里‘畏罪自杀’,那便最好了……这样,你让人去给崔福祥传了话儿,让他空了来见哀家一趟,如今东西厂都是他说了算,自然在旁人看来再难的事儿,在他看来也应当不是什么难事了才是!”
段嬷嬷忙应了“是”,“太后娘娘说的对,此事宜快不宜慢,还是得尽快一劳永逸才是,毕竟只有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