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剔银灯(4)(5 / 8)
招呼了一声“老宋”:“你回来啦。”
宋尚宫知道郑太后这个时候心情又不大好了。
这半年里,太后心情不大爽利的时候,就爱到这小梨楼里头来一个人坐着。
她不由得有些心痛,就应了一声,道:“您如今也不是从前的年岁了,这里头冷飕飕的,吹了风可怎么好。”
郑太后就微微地笑了笑,道:“是啊!我也不是从前的年岁了。”
她神色间有些追思的意味,走近前来的宋尚宫看了个分明。
又听她似乎是笑了笑,道:“我小小的时候,外祖母就喜欢听戏,总把我带在身边儿,后来她走了,舅母觉得戏/子不祥,这里就凋敝了。”
郑太后口中的“外祖母”,那年月其实该叫太皇太后,是咸宁朝的皇后,绥政皇帝的生/母。
绥政皇帝同郑太后的母亲酉阳公主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可惜只做了九年的天子。
反而是太皇太后颇有寿数,在绥政朝为太后,到泰安朝,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在这宁寿宫里住了将近二十年,以至嫡亲的儿媳、泰安皇帝的母亲虽然做了太后,却仍旧要住在偏殿里服侍着婆母。
太皇太后宠爱/女儿酉阳公主,也宠爱郑幼然这个外孙女,时常将她带在身边教养陪伴。
郑太后说一句在宫中长大,也并不为过。
及至后来……
倘若不是酉阳公主坏了身子,心中对这个女儿委实地放心不下,郑幼然也未必就要嫁给年长她许多的泰安皇帝,做了个便宜继后。
郑太后并不常常回忆从前,宋尚宫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一时默默地无言,就听她口中忽然轻轻哼着,唱出两句戏词来:“认得红楼旧院,美人去远,重门锁,云山万千,知情只有闲莺燕……”*
一时竟颇有辗转之意。
宋尚宫在一旁听着,不由得眼睑微润。
郑太后看上去却不过是兴之所至,随口哼唱出来,一撩眼皮看见女官面上有些忧虑的神色,反而笑了起来,道:“你这老货倒是多愁善感。”
宋尚宫颇有些不好意思,一时连帕子都忘了,就抬起袖子来擦了擦眼角,道:“这楼上风大,把奴婢的眼都迷着了。”
又顺势劝道:“回房去歇一歇罢。”
郑太后却不动,道:“回房去有什么意思,就在这里吹一吹风,倒还松快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