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大面包(1 / 5)
点心店仓促地开张之后生意倒是一直十分红火。
瑶光改良了果冻配方后成本又降了许多获利更丰。
隔了一日继两样饼干之后瑶光又增加了新品种。
她在炊具行订的烤面包吐司盒终于做好了。于是烤了一个大牛奶吐司面包。
牛奶吐司面包是一种非常柔软蓬松的面包。这种面包得用酵母粉发酵。用老面头可不成。
这时代虽然没有酵母粉可也难不住瑶光。古代欧洲面包直到十六世纪时还硬得像砖头,守城的时候可以扔下去砸死敌人,后来终于有位面包师傅灵光一现用啤酒花做酵母才终于结束了面包可以当武器的时代。
大周没有啤酒花但不缺酒曲。
瑶光让吴嬷嬷提前做了一大缸糯米甜酒用醪糟发面,果然做出了蓬松柔软的面包,撕开金黄的外皮后是像云朵一样轻盈洁白的内心,充满细腻的小气孔,香味更是诱人极了。
第一次看到这么大块的面包时,店里的人和薛娘子等都傻眼了——瑶光从前做的面包可不是这么大个啊!
虽然瑶光撕了一块面包吃得很香,但这种个头比砖头还大的东西能当点心卖么?还撕着吃?这和我们店里现在卖的这些金风玉露点心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呀!
瑶光在众人的惊愕中笑了着用刀将剩下的长条状面包切了几片一指宽的片,涂上黄油和蜂蜜两片一夹,再切成四个小三角递给他们。
大家这才露出了然的笑容,这么着也不是不可以啦!而且挺好吃的。
不过此时养蜂业还不很发达,天然蜂蜜太贵了,瑶光就教吴嬷嬷和几个婆子做果酱。这时山下的杏已经熟了,一篓五十钱运上翠溪镇再一篓加十个钱。瑶光叫多宝批发了十篓杏,全部加糖做成果酱,再加上姜和薄荷,最后做出的成品是半透明的金黄色,滋味好极了,连老郡主都很喜欢。
果酱黄油三明治——不,应该叫“禄福糕”,推出之后深受大众喜爱。“禄福”者,其实就是loaf的谐音。
她近日做的这几样点心、两罐果酱、四个没切的大禄福和一封厚厚的书信,回京给太妃请安。
秦婆子不辱使命,将几样点心完好无缺地送到了太妃手中。
因前头秦婆子已在太妃面前回过一回话,李嬷嬷听门上人说瑶光派了她来请安,便直接叫她带着东西来了春晖园。
太妃先看了几眼瑶光的信,便问秦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