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3 / 4)
,在百官中也算德高望重,而且蔡尚书虽然迂腐些,却是闻名朝野的正人君子,蔡尚书率先赞同庄煜,一直跟随他的中立派也纷纷站了出来,以荣国公为首的武将本就是庄煜亲信,庄煜说什么他们肯定都赞同。
剩下姚相一派却迟迟没有表态,庄煜也不急,只笑眯眯地看着姚相,姚相磨了磨后槽牙,缓缓起身,走到百官之首,高声道:“陛下英明决断,是大舜之福!”
这算是表明了立场,姚相表面上高风亮节,好像自己家里那群娇妾美婢都是摆设一样,其实心里却心疼的滴血,他想到房里刚纳的十八岁的美妾,便心疼得直磨后槽牙。
姚相都站出来了,姚家一派的大臣互相看了看,争先恐后站了出来,生怕晚了一步被人看出来他们的不情不愿。
废话,这种事谁敢说自己不愿意?他们自诩君子,在百姓面前都标榜自己是一心为国,两袖清风的好官,自古以来,只有好官劝谏皇上少纳妃子的,若真的因为纳妾一事和当今圣上杠上,只怕他们要被百姓戳着脊梁骨骂伪君子了!
而最开心的莫过于坐在百官对面的贵眷们了,她们身为女子,既要打理家事,又要侍奉公婆,还要善待丈夫的枕边人,就算是最温柔贤惠的女子,心里也难免会膈应,如今可好,陛下金口玉言,说要扼制纳妾之风,等于给了她们一个名正言顺打发那些小贱人的理由!
不管是那一派的贵眷,都是真心实意举双手赞同庄煜。
元安端着得体的微笑站在庄煜身边,其实心里波涛翻涌,她如今与庄煜新婚情热,他们又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元安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庄煜纳妃,但是她却没想到庄煜会自己主动在百官面前说自己此生不纳妾。
元安只觉得心里像是喝了蜜一样甜,她心里清楚庄煜此举大半是为了她,庄煜身为皇帝,纳四五个甚至十数个妃嫔都算少的,他其实不用把话说得这么绝,皇帝的话可是金口玉言,是要记到史书上的,庄煜今日当着百官说出绝不纳妾四个字,来日若是纳了妃妾,必会受后世耻笑。
可他还是这么说了,自此以后,大舜臣民提到庄煜不愿纳妃一事,只会说庄煜体察民隐,是个愿为天下苍生委屈自己的好皇帝。
若非如此,日后太后和姚相提起为庄煜纳妃一事,多半要把苗头指向元安,逼着她替庄煜纳妃,若她不愿,便是善妒不贤,不配为后。
庄煜这是断了他们日后为难元安的路了。
愿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