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2 / 4)
商陈家,却不过是旁支中的旁支。
如今甄家甄博文得中进士,继父席瑞安又升为通判,师公岑知州也被调到河南商丘做判商丘府知府。
陈掌柜将女儿嫁入甄家,其实是高攀了的。
但对甄家来说,又没有比陈氏婉娘更适合甄二郎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人来说,甄二郎现在所处的位置很尴尬,门第高的不合适,门第太低的也不合适,陈氏婉娘虽出自商家陈氏,却又是旁支中的旁支中所出,父亲不过是一酒楼掌柜,陈氏婉娘既跟着他爹在淮州这边涨了眼界见识,又不会因家中富贵而娇养。
更重要的是,陈婉娘的父亲陈掌柜是个聪明人。
甄博文已经等不到新妇进门,就已经提前和席镶一起离开淮安,先去了京城,和甄博文一起的,还有甄大伯的大儿子,甄大郎。
随着怀安县越来越多的人家开始造泥瓦房,甄大伯家这两年收入增多,家里也换上了砖瓦房,虽然比不得慕清家的四合院,在甄家村也算上好的房子了。
谁让砖瓦水泥厂都在慕清名下,他们全家男丁又都有泥瓦匠的手艺,自然造的十分宽敞。
但见识过京城繁华的甄大郎却想跟着甄博文去京城闯一闯。
这次在堂弟甄博文的提醒下,光是带回来的一车京城的货物,就让他赚了足足百两银钱。
他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只想着哪怕给堂弟甄博文当个管家也好。
他们从怀安县离开的时候,甄大郎还装了满满一船的怀安县特产,带入京中。
怀安县的霜糖、花生现在已经成了贡品,因尚未普及,在京城的价格十分高昂,红薯、玉米、芸苔油这些价格也不菲,这些物品带到京城,转手就能赚到三倍以上。
席镶也带着席瑞安和岑知州的荐书去国子监读书。
席镶和甄博文突然从知己好友,成为兄弟,席镶还是有些别扭的,倒是甄博文,待他还是和以前一样,表面上很淡定的样子,没有丝毫转变,反而更加亲密。
席镶也因为甄博文的态度逐渐放松,最后和甄博文对视一眼,笑出声来,关系又更亲近了些。
岑知州也要出发去河南商丘。
知府、太守、知州同是一州之长,地方上最高行政长官,但府的地位比州略高一些,只有政治、经济、军事三者兼重的地方才设府,派往知府者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