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结局(下)(1 / 5)
庆元二十三年春, 大皇子谢迦道逼宫谋逆,幸太子携兵马及时赶到,大皇子当场伏诛,后皇帝尽太医抢救后醒来指出大皇子手中诏书乃伪造,至此大皇子谋逆一案落下帷幕, 而乾嘉帝感念父子亲情, 特赦大皇子尸身可入皇陵,而他自己因体力不济, 自己退位于太子。
至于这场退位是被逼亦或是心甘情愿已没有人在意。
三日后新帝登基, 改年号为丰和, 登基大典定于一月之后。
而就在这一切尘埃落定后, 其中最大的功臣之一---傅荀傅大人却上书请辞,直言愿归隐山田, 不问世事, 然新帝直言新朝刚立正是百废俱兴之时, 不仅没有准他的请辞, 更是封他为清瞿侯,并任职大理寺卿,而原大理寺卿董书则擢升为刑部尚书。
不少人认为傅荀和新帝这是做戏,目的是为了提醒有些人自己主动把身上的职位卸下来,免得新帝主动找他们麻烦,于是大部分或多或少和大皇子有些牵扯的人都主动请辞了,虽然新帝多番挽留,仍是有几位老臣乞骸骨归乡了。
这些人中有真的年老不想参与朝政的, 也有和大皇子牵扯过深,心里心虚的,总之这一出之后倒是意外的让朝廷官员肃清了不少。
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傅荀却并不像大家猜测的那样只是做样子,他只是经历了这一番之后觉得朝中明枪暗箭不少,他虽然不惧这些,但阿宁却是怕的,而且他也不想这一切牵连到阿宁,他原本做官也并不是因为有什么济世情怀,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家,邕宁侯那些人他也不在意了,因此现在倒是更愿意陪着阿宁每日到处吃吃玩玩了。
只是新帝却以朝廷暂时没有什么心腹,他一人暂时忙不过来的理由将他留了下来,傅荀现在甚至连亲自去梁州把阿宁接回来都做不到,只能让新帝派人去把阿宁接过来,只是他还是不放心,一向冷清冷脸的傅大人竟然对着一堆侍卫一直交代着要他们马车不要赶太急,遇到颠簸的路最好绕过去,晚上不管怎样也要住客栈等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情。
其中有曾经在大理寺待过的简直目瞪口呆,怀疑傅大人是不是被换了一个人,不过不管怎样他们到底还是把傅荀这些特地嘱咐的话都一一记了下来,甚至还有平时学习认真的侍卫竟还用个小册子把这些一条一条的都记了下来,有平时一读书就睡觉的侍卫看这架势暗自翻了个白眼觉得这简直就是读书读傻了,但没想到傅大人竟对这件事十分满意的样子,还赏了那侍卫十两银子,于是有些机灵的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