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3 / 6)
方汝心不喜欢出差,有家有口的人谁喜欢在外面跑?每晚都能按时回家,每晚都能跟邵寻腻在一起,这才是她最想的。但真正出差的时候,她也不会消极怠工,甚至会更加专注,力争提高效率,毕竟这样才能早点回去。
中午时分,几个大买方派负责人赶过来,除了银座投资当然还有别的。谢予念一起设宴招待。身为恒隆的董事长,谢予念人脉广面子大,连国内蚕丝绸交易市场的副总经理都请到了。
方汝心当然为小微科技杀头阵,上来就说自己对该企业的研究成果。
“目前的话,干茧市场的规模达到240亿,未加工的生丝300亿,精加工的绸类150亿左右,这样算下来,总共约700亿的市场。而且这还没把二次交易算在内。”
700亿,这个数据相当诱人。
蚕丝绸交易市场的副总经理,郑总听完方汝心的话,很赞许地点了点头,“方小姐,说的很精准,看来研究做的很细致,那你知道我们交易平台每年的交易额吗?”
她再也不会像之前在推介会上那样卡壳,应答如流。
“如果没记错,14年的交易额有80个亿,实际交割占到其中30%,15年的交易额80多亿,16年也在增长。”
“对,我们交易协会估计,未来的丝绸现货的交易额会越来越大,我们要增加它的挂牌数。”
“很好。”庄翊出声道。但买方可不是好哄的,他们的研究或许做的比方汝心还要深入,每次提问总是很尖刻。
“丝绸产业链的上游,是农产品和初级工业品,这就导致丝绸的单价昂贵,并且季节性很强,生产周期很长,占用的资金量很大,融资需求也大,我的投资经理初步估计了一下,你们要2个亿才能完成周转,确保生产链正常运行。你们这次融资一个亿,那另外一个亿是已经有了吗?”
董秘回道:“是的庄总,那一亿是自有资金。”
“在银行账户上?”
“嗯。”
“方便开具证明吗?我们要看到纸质证据才行。”
挑剔的买方,当然不会对方说什么就信什么,必须眼见为实。
方汝心说:“都在我这,我之后会复印好几份给买方老总们看。”
庄翊冲她一笑,“辛苦你了。”
紧接着又继续“刁难”,“量产计划如何?”
作为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