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避雨(3 / 4)
洁的方程式来概括描述。资方永远瞄准产品的投资回报,通过衡量需求,设置模型,力图最大化投资回报。但这件产品究竟在瞄准买方的哪种需求,她居然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
单就这部作品而言,似乎导演自己都说不清楚。
新生代导演,不太有话语权,作为整部剧的创作中心,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悲剧。赵亦眼看着制片人打电话来提要求,女主演对剧情提要求,甚至执行导演都仗着资深经验来挑战两句……才短短一天,一个关键情节就被改了好几遍,不由怀疑等到最后完成剪辑,故事是不是已经变成和初创剧本截然不同。
夹带的私货越来越多。
女主角的要求也格外多。
基本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展现本人美貌”这个方面。哭起来要美,逃命要美,连滚带爬跌进泥坑也要美。实在无法达到她的要求,就火速修改剧情,编剧助理的配合程度极高,赵亦认为她应改名为女主角个人助理。
柏钧研从头到尾不发表意见,戏里戏外一以贯之的冷脸,仿佛一进影棚,他就真的变成了生人勿近的小王爷,而不再是他自己。赵亦想,这可真是典型的体验派演员。与他相比,林倩迪属于百分百超脱派,演什么都像她自己,哦,不,像她自己的自拍,加了三道滤镜。
赵亦像一台精密仪器一遍遍扫描全场,因为身材娇小,又做素净的村妇打扮,并不十分引人注目。但陈苹苹个子高,脸上又总是元气十足的兴奋表情,到底还是引起了注意。
“我拍戏不喜欢许多人看着,林导,能不能清清场呀。”
林倩迪娇声抱怨,对陈苹苹和赵亦的方向翻了个白眼。这女人的心胸只有针鼻大,为了陈苹苹的一句话就百般刁难,实在记仇得很。很快工作人员上前来赶人,赵亦拉住想要抱怨的陈苹苹,闷不做声走了出去。
临出门前,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影棚一角,柏钧研靠在躺椅上休息,墨镜扣在鼻梁上,大约是睡着了。这一整天他们没有任何交集,目光对视也不曾有,但她就是觉得空气中似有若无飘散着某种名为“尴尬”的情绪,藕丝似地拉扯不断,十分扰人心神。
理由?说不清。又是一件无法用方程式来描述的烦心事。
外面的雨下得极大。
漆黑夜幕中,无根水如倾如泼。檐下挤满了躲雨的群演,据说半夜还有另一场戏要开拍,一群人顶着不知哪里捡来的遮雨油布,挤在一起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