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6 / 12)
“这话说来就长了,要从一百年前,元末时分说起。当时有位独步天下的高手彭和尚,他有三位徒弟,张士诚、朱元璋、毕凌虚。
在某场战役中,朱元璋出卖了师父彭和尚,将他出卖给元军,为的是谋求一个投入红巾军并做头领的机会。
朱元璋认为师父必死无疑,他那一场假慈悲的戏没人能戳穿,可是彭和尚逃了出来,遇到了毕凌虚。两人因为天下大势战局很乱,无法立即回到江南,就在北方又组织了义军抗元。
后来,彭和尚在战场上受了重伤,他将一幅至关重要的军士布局图交给了毕凌虚。直言将来会是张朱二人之中之一可以夺得天下,但是朱元璋刻薄寡恩,他希望能把这幅布局图交给张士诚,助他问鼎天下。
毕凌虚当然不喜出卖了师父的朱元璋,他乐意辅佐大师兄张士诚。可是,从北到南,他晚了一步。张朱二人之争,张士诚败局已成。
其后,张士诚与毕凌虚战死沙场,而那张军事布局图连带着张士诚积攒的所有钱财都被藏在了某个地方。以这样两东西,要钱有钱,要军塞图有图,等到来日,大可与朱家后人再一争天下。
张家与毕家都有一个孩子逃了出来,他们其后就消失在了人海之中,朱元璋自是没有能斩草除根。”
霍天的话说到这里,云善渊已经大概明白了来龙去脉。不管从前正史上元末战役与明朝建立究竟是什么情况,这个世界中发生了这样一段过往。
毕道凡就是毕凌虚的后人,想要杀他灭口的是当朝皇帝。而皇帝不必亲自动手,他大可以请一众杀手行事。即便不是皇帝下的手,那也与朝堂脱不开关联。
毕家被灭,那么所剩就是张家。张家会在哪里隐居?不如大隐隐于朝,不是明朝而是瓦剌。
云善渊想到了张丹枫的名字。
想当年张士诚割据苏州一带,那里枫叶成林。取枫一字何尝不是在怀念故地,而那个丹字极可能取自是一片丹心照汗青,即便身在瓦剌,可是心里仍不会忘了汉人的身份。
张丹枫说起过的那首诗,牵动长江万古愁,如此成王败寇之仇又如何解决。他进入关内,本是知道为了什么,后是有些不明白了,那么现在呢?他是不是为了取藏宝图而来?
云善渊不信张丹枫会为藏宝图,或者说是为了复国,而搅得满天下风雨动乱。那么是谁在利用此事,对方又知道多少,目的是什么?
楚留香看了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