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咬钩(3)(2 / 4)
这篇报道,正是她亲自找人去查最后炮制出来的。虽说最初是瞿凝的主意,但她也是这满场赞叹讨论的首功之一啊。
就像瞿凝对她说过的那样,一份报纸要做起来,执笔人本身,不能有太鲜明的立场。
报道要公允,但真正的公允,其实是并不存在的。或者不如说,只要文章是人写的,就自有三观立场和偏向。
但所谓的立场,真正应该被展现的方式,并不该是直接的白描,而重要的,是笔者用什么样的角度去报道真相,以及到底要把真相深挖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她过去,一直汲汲营营的大声鼓吹民主共和,但越是直接的灌输,却越是叫读者不耐烦。越是反复的号召“女权”,却反而叫人怀疑她的用心,到最后,她写出来的东西只能坐冷板凳,若不是靠唐少帅他们的独家专访翻了身,她几乎都已经要心灰意冷。但现如今看着这篇报道如此成功,这不单单是她事业的巅峰,也同样照亮了她未来的方向。
照片底下,首先是一篇叙述性的文字,将两位女人的身份,她们和云师长的关系一一讲述的清楚明白,这篇豆腐干,只是陈述性的语句,十分简单。
但再往下,就是两篇如同照片一样对立鲜明比对:新欢的十年对比旧爱的十年。
当旧爱在侍奉公婆,在朝廷军队的围剿当中带着公公婆婆逃难躲避的时候,新欢在做什么呢?
采访并不只是对新欢一个人的,写出来的,也并不只是她温柔的陈述“我和云师长是真心相爱的”这样的对话访谈。除此之外,花了更多篇幅的,还有记者对她的同学,对她旧日的好友,对她的老师,对她的姐妹的采访。
“林家家道中落?怎么可能?她上学的时候,出手很阔绰啊!何况能上我们南阳女学,怎么也不像是穷人家的孩子啊!”这是林新欢同学的诧异回答。
她的父母逃避采访,住着的是林荫道的高级小洋楼,据说一幢就要上万大洋。而她们刚刚上京的时候,别说是住林荫道了,身无长物,忍不住叫人思考,这买房子甚至雇佣人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至于老师,几乎都要不记得这个人了。只是当记者拿出她抚着小腹笑得一脸幸福样子的照片,老师这才勉强认出了她的脸,脸色立时变得不好看了:“她那时候在我们女校念书的时候就十分桀骜不驯,不喜欢守礼,倒是常常和那些外校的男孩子来往,甚至查寝的时候,还经常不在学校里。”老师叹了一口气,“倒是经常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