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智慧书院(1 / 4)
翌日早朝过后,晋延和林清妍亲自在宫门口送了太后出门,同时拜托睿郡王好生安置太后,太后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的一角,看皇帝和皇后与睿郡王说话,眼里闪过莫名的光芒,她心中实在难以平静,她竟然败在一个黄毛小子身上,从皇帝的行为处事来看,真的不像一个年少未知的少年,看来先皇倒是真的喜欢这个儿子,否则不会藏私到如此地步。
好吧,先皇为晋延的重生背了黑锅。若是先皇有先知,哪里会考虑一个十六岁的未到弱冠的孩子当皇帝?一个朝代素来只有衰退之时,才会有少年皇帝的出现,就算先皇也是年过而立之年才当上了皇帝的。
当然这些都是马后炮之言,只怕九泉之下的先皇也非常后悔。
倒是秦亲王知道太后去皇家寺庙为先皇祈福之后,心情略微复杂,果然皇帝根本不怕任何人说他不孝。作为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私事上哪里容得下别人插手。幸好在朝事上,皇帝一向和朝臣有商有量,就算朝臣不懂皇帝的决策,也绝不一意孤行,会等大臣理解了皇帝如此做的深意之后,再行实行。不过皇上年纪轻轻,就懂许多,让许多朝臣心生愧疚,只得纷纷努力加强学习,生怕赶不上皇帝的思维,被皇帝抛弃了。
说起来天承帝登基之后,倒是多了许多实干大臣,比如魏亲王的女婿沈从书,不过七年过去,就已经是一州知府了,虽然有后台加持,但是沈从书也绝对是凭借自己的实力,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实事,扎扎实实走到现在的地步的。
还有纪东升那小子,因为冯大人在后当靠山,外放出去之后,当地的官绅根本不敢得罪一品大员,所以纪东升和沈从书一样,没有后顾之忧,一心奔在为百姓做实事的路上,现在也是一州知府。
这两位榜眼和探花的本事传开之后,天承五年已经过去,来不及了,许多京中大户都在盯着今年的科考,希望可以抢回一个乘龙快婿。话说天承五年,皇帝并未给任何一位中榜之人赐婚,是不是皇帝对那届学子并未太看得上呢?
这些小道消息传回宫中之后,林清妍就笑了,天承五年的状元到探花,都是年过而立之年的中年男子,自然不会让晋延赐婚,不过她还是知道晋延当了红娘的。
二甲进士有一些学子,晋延很是看好。不过因为他们名次不前,他又不想让天下人说他是个赐婚狂魔,所以就没有搞赐婚那一套。只是在单独招见这些学子之后,说了朕很看好你,听说你还未成亲,朕为你们谋了一方好亲事,接下来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