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9 / 9)
人除蚕桑外,对耕作、树艺、畜牧等也有很深的研究。
他还在当地设了学堂,把自己的研究教导给其他人。
郭珍珠得知杨山此人是李老爷子为皇帝推荐的人选,杨山曾为了农耕之事,跋山涉水来找李老爷子请教过。
两人后来互相通信多年,原本皇帝属意李老爷子,只是他年纪太大了,无法胜任,才会推荐杨山。
为此,皇帝对李老爷子的评价还挺高的。
毕竟李家那么多人,李老爷子并没有推荐本家人,而是推荐了对农学研究多年的杨山,是真心为皇帝推荐人选,而不是只想让自己族人平步青云。
派人查探过后,杨山确实多年如一日钻研农耕之事,是个有才之人,于是就被皇帝破格提拔。
皇帝倒是跟郭珍珠解释了一下,为何着急设立新部门的事了。
“农学这事在户部并不受重视,也无法对底下各地的司农做指导。毕竟户部的人也不擅长,只会做账本。”
“以前朕只有一个人,还要指点农事,实在分身乏术。如今有六阿哥把农事分门别类做钻研,还写了书指导人。看各地只看书就提高了一点产量,证明这个方向是对的。”
六阿哥如此有才华,就不该被埋没,农学也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毕竟粮食产量多了,才是国之根本。
“另外朕也有私心,一个新部门的成立没那么容易,需要摸索前行。要让六阿哥一个人辛辛苦苦去摸爬滚打去摸索,朕也舍不得,索性提早设立这个部门,等杨山摸清楚了,六阿哥也就长大了。”
郭珍珠听得挑眉,所以杨山就是个前锋,先一股脑往前冲去探路,摔打滚爬之后,把路摸清楚了,就交给六阿哥来,六阿哥就轻松多了。
对杨山来说,虽然有皇帝的私心在,却也让他有机会被破格提拔。
在这个位置上,比在乡村设学堂教导人,影响能更大,也让更多人受益,确实是双赢的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