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吏治(3 / 8)
事出反常必有妖.考成法是姜星火提出的,而如今却另起波折,想来是有什么算计在其中的。
但吏部尚书蹇义这时候却也站出来说道:“臣也有话要说。”
“讲。”
蹇义行礼说道:“考成法一事,臣以为是良策,但未必能坚持下来。”
“喔?此言何意,难道天官都认为考成法无法推行吗?”
如果说刚才姜星火的觐见,让朱棣只是有些意外,那么此时蹇义的补充,就让朱棣彻底重视起来了。
毕竟蹇义作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是没道理跟姜星火达成一致的,而且锦衣卫始终保持着对朝中重臣的关注,也没有发现两人私下里有什么交集。
既然不是事先谋划约定好的行动,那就说明,蹇义确实认为考成法有些弊端。
可这明显不符合蹇义的利益,因为蹇义掌管吏部,而考成法在事实上是对吏部权力的一次极大加强,即便蹇义真的认为有什么弊端,也不该说出来,否则是会影响自己的权力的,而手中的权力,无疑是这些大员们的立身之根基。
“空印案。”
蹇义的面色很严肃,神色间有些凝重,似乎陷入了对往事的短暂追忆。
空印案是洪武四大案之一,原因就是官员因为时间成本等实际情况,为了偷懒,直接在空白的公文上预先盖上印章,然后后面再填写上具体内容,有现实需要,但无疑是弄虚作假,被老朱发现以后,老朱相当重视,并且勃然大怒,然后就是人头滚滚环节。
“从空印案到现在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官员的懈怠以及对审查制度的消极对抗,是不避免的,这从秦汉时期的‘上计’制度就开始了,这不是靠杀人能解决的问题。”
京察,在朱元璋死后被改成了十年一次,而考成法的杀伤力,可比京察大得多,反弹也一定是更大的。
目前在很多官员的认知里,考成法还是皇帝刚登基脑子一热,想整顿一下吏治,只要消极对抗,没几年就自动偃旗息鼓了。
而如果今年不仅考成法对天下官员出重拳,京察也对中枢各衙门再进行一轮优胜劣汰,官员们马上就会从幻想中清醒过来,继而人人自危,到时候对考成法的抵制,就会成为一种普遍共识。
蹇义接下来说的话,就比较难听了,甚至可以说是当着皇帝的面,在攻击姜星火。
“老臣以为,天下之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