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还是她跌跌撞撞,冒犯了旁人。(8 / 13)
的牙牌户籍,再花费一些银钱,就能买到入城所需的入城令。
入城令其实很难买,大陈限制人口流通,若要出远门,需要去当地衙门报备,具体去什么地方,比如从洛阳到长安,期间途径十几个城池,他们不会直接开从洛阳到长安的入城令,而是开从洛阳到苏州的入城令,再从苏州继续开入城令,继续一张一张开下去,直到开到洛阳为止。
如果没有入城令,就不能进入城池,这极大的限制了商贾往来,也限制了罪犯逃窜,更限制了南蛊人入长安。
但这位南蛊蛊师还是排除万难,一路进了长安来。
这位蛊师来了长安之后,只做了一件事。
他在京中以蛊虫控制马匹,在上朝的路上,袭击了兵部侍郎吴行止。
吴行止虽然带了私兵护卫,但是要命的是,那蛊马被斩杀至死后,从中飞出黄豆大的蛊虫,汇成黑压压一片的蛊群,直接扑到吴行止的身上,活生生将吴行止吃干了,只剩下一副骨架,和完整的官袍,在尸体旁边还留了四个字:血债血偿。
这事儿一冒出来,半个朝堂都震惊了。
大陈一向闻蛊色变,素日里出一个南蛊人都要大清彻查,哪一家哪一户敢窝藏南蛊人,那都是杀头斩全府的罪过,抓出来之后,都要抄斩。
不光朝野,就连这些大户人家的夫人姑娘们听了这档子事儿,都不敢出门子了。
谁知道这南蛊蛊师是如何来的?谁知道他现在就藏在什么地方,等着杀他们呢!
永昌帝震怒之下,召开朝臣会议,大陈专门用来缉蛊的缉蛊卫应声而出,在长安翻了个底儿朝天,就为了寻到这位蛊师。
但依旧找不到。
甚至,第二日,有另一位大臣在出府上朝的时候,以同样手段被杀,尸体旁边依旧有四个字:闽南之争。
瞧见“闽南之争”这四个字,缉蛊卫便琢磨出来是怎么回事了。
早些年,这位兵部侍郎吴行止吴大人曾经在边关为将,亲手打了一个叫“闽南”的地方,获得了一场胜利,杀了不少南蛊人。
眼下,这是有南蛊人为了这场胜利,千里迢迢穿过城邦,来到此处找吴行止报仇来了。
而第二个死的大人,是吴行止当初的副将。
这事儿一冒出来,昔日里一起打过闽南之争的将士们都跟着瑟瑟发抖——他们不怕真刀真枪,但是怕那些无处不在的蛊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