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日常、找到母亲(5 / 9)
都“小弟、小弟”地叫她。
小弟常在五台山的寺庙间修行,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做些杂事换食宿。有些常来的香客眼熟她,向她请教佛法,也问她来历,她讲她是山西山里人。哪片山?她不答,一味惶恐,背过身去嘴巴紧闭,是素包子上死死捏拢的褶皱。
警察也问这些,她也还是这么答、这么怕。
警察和陈宁霄对视一眼,问:“你户口本带不带在身边?有没有家里人能联系?”
“没有的,没有的。”叶小娣低下头,口周竖纹像风在黄土高原侵蚀出的线条。
警察身边始终一言不发的男人,突然开了口,说:“叶斯媛?”
叶小娣忽然顿住,像坏了的机器。
就算是妖怪,也执着于有自己的姓名。世间生物百万种,有名就有灵。百万生物都有灵,怎独独她没名,安上错的字,归到错的灵。“小娣小娣,生个小弟来。”
叶小娣很茫然,茫然中透着些丝不安:“你叫谁?”
她没有装傻,陈宁霄看得出来。
“你记不记得你有个女儿。”他还是那副平稳的语气和声线,脸上和眼底都没有多余的情绪,不逼,也不迫。
她错愕,思忖,摇头。
陈宁霄让司务照顾好她,别让她乱走,回头拜托民警调查她身上的来龙去脉。
寺庙收捐了一大笔功德钱,给静慈师姐换了新床铺。香客里她成了传奇,老迈的人往往被香客称为“老菩萨”,静慈师姐没到这年纪,才五十不到呀,被香客客气亲热唤“老菩萨”,背地里道她礼佛心诚,佛会渡每一个心诚的人。说到这里,人人都目光都明亮慰藉,照到自己的身世上。
陈宁霄当天往返,回到颐庆,第一件事是将少薇抱到怀里。
喉结滚了数番,他仍旧什么也没提。没把握的事,怕先惊到了她。
隔了一周,警察传来消息。叶小娣是某某县某某山某某村人士,原生家庭不知,村里打听了一下,均说是外嫁女,未育,多的话便不提了,有守口如瓶的愚顽。户口本上户主那栏填的是她丈夫,前年去世,已销户。
但根据五台山香客们讲述拼凑出来的时间,她靠在寺庙挂单生活已多年。
“因为生不出来,才能逃出来没被追回去。”警察说得一点也没粉饰,“过来前的事情是很难追查到了。”
陈宁霄看着日期,算了一算,已是十二年前。难怪在山东掘地三尺都找不到,因为人已到了山西,可谓南辕北辙。
陈宁霄很快又去了一趟五台山,这次他带了她年轻时和司徒静的合影,以及少薇、陶巾的几张照片。叶斯媛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