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7 / 8)
“南北学子对立,朝中官员地域分割,皇帝被迫为解决这件事出台可能会让地域更加对立的科举政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诸公们,可都是南人啊。”
朱标的视线逐渐冷酷。
“诸公不仅都是南人,还几乎都是老乡。爹,你说如果他们家乡的学子全部得中。为了平息众怒,他们是不是难辞其咎?”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众人皆背后冒出冷汗,头皮发麻。
朱元璋不断深呼吸,把心中怒气压下去:“好,好,用一个刘三吾,可以把刘伯温等人全部换下去?好计谋啊!”
朱文正使劲抓了抓头皮,道:“那是不是应该、应该把刘三吾换别人,以防万一?”
“这个,爹最好先问问刘叔叔他们。”朱标道。
朱文正疑惑:“标儿,难道会试案爆发,对我们也有好处?”
朱标犹豫了一下,决定把话说清楚:“我不是说了吗,他们短时间内掀起这么多大案,就是急了。”
“这次如果我都做到这份上,他们还要逆民意掀起大案,只为了把诸公弄下去,在朝中埋下党争纷争的种子,以等待哪一日皇帝懦弱了,他们好死灰复燃。那我们解决了这件事,对他们的打击肯定也非常大。”
“至少十年内,他们恐怕都会老老实实当大明的忠臣,让我们和百姓都有喘息的时间。”
“而且,爹不是想动科举,但天下文人皆反对吗?如果在太子提前插手的前提下,还有人敢科举舞弊,改革科举就理所当然了吧?”
“这件事是双刃剑,谁能因此获利,就各凭本事。不过诸公的利益和名声肯定会受损。”
朱标叹气。
“其实我本心,是想把这件事压下去。但以我对他们的了解,如果他们之后得知了此事,一定会非常非常生气!我担心好心办坏事。所以爹,还是先商量商量。”
朱元璋看着朱标苦恼的模样,不知为何,气突然消了,还觉得很想笑。
他笑道:“说的也是,以他们的暴脾气,若瞒着他们,之后我俩耳边肯定都不消停。”
众人也苦笑不已。苦笑之中,又带着十分矛盾的轻松愉悦。
诸公还未战斗,他们就提前帮诸公递了降书。诸公绝对会提着剑追着他们砍,连皇帝都得逃。
没办法没办法,先和诸公商量后再说吧。
其实说是商量,众人其实已经看到结局了。
在某些方面,这些大文人大先生的性格,比他们这几个沙场老将还暴烈。
“唉,希望刘三吾能多些话语权。”朱标抱头呻吟,“活着不好吗?别作死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