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帝的隐忧(2 / 3)
2、李啸前段时间被怀疑与流寇有勾结,不得不与朱大典刘泽清等人打了一仗,而战后,朱大典刘泽清等人皆未受到朝廷重大处罚,李啸此人,会不会因此对朝廷心生怨愤?
3、流言中说,鞑子会许其以王侯之位,那么。相比自已给他封的这个小小指挥使,吸引力着实大得多,那李啸,真的还会保持忠诚吗?
想到这里,崇祯愈觉心烦,更夹杂着缕缕失落。
年轻的皇帝现,自已似乎不知何时开始,有些越来越倚重这个小小的卫指挥使李啸了。从去年至今,大明朝对叛军对鞑子,那屈指可数的胜利中。竟然件件都有那李啸参与,虽然都是以配角的面目出现,但谁知道真正的实情是怎么样的呢?
而且,近段时间以来。每当自已接到了其它地方那些战败失守的沮丧消息之后,心中往往会潜意识地在想,如果,是李啸在当地驻守,那么,当地的事情还会这般糜烂么?
这样被自已内心倚重之人。真的会叛变吗?
崇祯在心中找不到答案。
他扭过头去,对一旁的侍奉太监不耐烦地喝道:“去把辅温体仁叫过来。朕有话问他。”
“是,奴婢遵命。”
半个时辰后,温体体匆匆而来。
一脸阴沉之色的崇祯皇帝,把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又让太监将那团扔在地上的密奏递给温体仁看。
温体仁快看完,在这大热的暑天,却觉背上似有冷汗渗出。
“陛下,微臣断定,此必鞑子反间之计,陛下万不可轻信之。”温体仁急急拱手言道。
“长卿,朕问你,为何流言只传是李啸欲反,而非他人?”
“陛下,微臣认为,必定是去年那李啸率军渡海攻下鞑子海堡,鞑子为报此大仇,方实施这反间之计,欲借陛下之手以除此我大明之良将矣。那李啸,乃我大明新得之少年良将,鞑子估计其日后必为其之大患,故欲趁早铲除,陛下万不可中了鞑子奸计啊。”温体仁额头涔涔出汗,一脸急色。
崇祯脸色缓和了一些,他长长地出了口气:“朕亦觉此事极为可疑,故召卿来问。”他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却不知,李啸可否会为对朕没有从重处罚朱大典等人而心生怨愤?”
温体仁闻言,心下暗道:“哼,当初你偏要听那张凤翼之言,对这些周延儒余党从轻落,现在知道李啸等人心下也会怨愤不平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