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铁血帝国(本卷最后一章) (7)(14 / 23)
保留性的对英法作战,主要是在北非地区和在大西洋进行无限制潜艇战。
6、中国与德国要进行密切的军事技术合作,双方要承担对对方提供先进武器装备、进行军事交流、援建军事设施的义务。
7、本条约允许其他国家加入,但必须征得双方同意,且加入国要符合本军事战略合作框架的基本要求。
8、在整个战争进行期间,双方要建立长效的交流机制,共同协调双方的战争进程,以协同作战。
附:本条约从签字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如有必要续签,经双方商定后谈判解决。
另:关于战争进程中发生突变情况,双方要以适当的形式加以解决;关于战后的形势和国际格局的划分,双方应召开特别会议进行商议,具体视当时情况而定。
同时,双方对外公布了联合公报——《中德柏林联合公报》,公报上宣告:中、德两国本着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精神,讨论了两国政治、经济、技术方面协作关系已有的经验和成绩以及现状和前景,就重大国际问题和相关的地区事务坦诚深入地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
德国人民认为中国应拥有在巴尔干地区的特殊权利:包括单独的驻军权、特殊的经济合作权利、外交上的宗主权等等,这是在历史传统和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
中国认为,欧洲大陆上的日耳曼民族,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且德意志第四帝国的领土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违背德国人民自身意愿、强行改变德国领土的活动,中国认为都是不合法的,也是坚决反对的。
因此,中国认为,由英法主导举办的波茨坦会议违背德国人民意愿、把但泽走廊地区划给波兰的条款,肢解了德国的领土,把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强行割裂,是完全违背德国人民意愿的的,也是不合法的。中国不予支持,并且坚决反对。
中国坚定地认为,但泽走廊地区是德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德国的合法领土。因此,大唐帝国支持德国人民谋求收回但泽走廊地区的一切努力。
中国认为莱茵河非军事区是德国历来不可分割的领土,德国在自己的领土上拥有完全自主的驻军权,《波茨坦公约》中规定莱茵河以西50公里内不准驻军的条款是完全不合理的,关于德国在近期恢复在莱茵河非军事区驻军的行动,中国表示支持和理解。
谁主沉浮:第三次世界大战(收关卷) 第一千一百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