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铁血帝国(本卷最后一章) (9)(5 / 22)
“这个人是深谙帝王心术和御人用人之道啊!”关绪清感叹道,“难怪会成为一代伟人学习的榜样。”
赵秉钧有些奇怪的看着皇上,不明白他刚刚这句话里面的那个“一代伟人”指的是谁。
可能是觉察到了自己刚才不自觉的“思维跳跃”对安全局局长的影响,关绪清微微一笑,转移了话题,“他这一次在政治斗争中明显落了下风,但仍然能够维持住政权,真是令人难以想象。还有他推行的那个农业集体化模式归于失败,这么多农民起来反抗,要是发生在中国早就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了。”
斯大林在苏联强行推行“农业集体化”,所有不愿意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的私有财产都被没收,变成了集体财产,遭到了农民的激烈反抗。斯大林一如继往的采用暴力和恐怖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宣布任何不加入集体农庄的人都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斯大林的作法等于向全苏联的农民宣战,农民们用暴动、暗杀和纵火进行反抗,更多的人缩减耕地,屠杀牲畜,甚至弃地出逃。头几个月里,苏联大约有100万头牛被屠宰,差不多有近70万匹马被杀掉,大约有10万人遭到迫害,近万人死亡,3万人被迁徙和流放。在乌克兰和北高加索地区发生的大饥荒又使4万人饿死。
“斯大林有一个根本性的观点,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在贯彻这一观点。他认为英特纳雄耐尔在俄国只能通过暴力实现,教育和规劝是可笑的,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鞭策人民前进,只有经历了“新生活”,人民的态度才会转变。他知道他的政策一开始会在人民当中引起广泛的痛苦,他这是在向人民宣战。”赵秉钧说道,“其实他的作法在俄国历史上是有传承的,当年俄皇伊凡四世吞并诺夫哥罗德时,屠戮该城万余名男女老少,彼得一世在兴建涅瓦河口新城时,亦以无数人的生命为代价,俄新都彼得堡乃成,而事后俄人皆以新都雄伟壮观自豪,无人考虑花费了多少生命的代价。他们的历史给他们提供了无数的先例,并在他们的心里形成了一条这样的残忍的道德标准。斯大林只不过是继承并扬了俄国人的这个传统道德标准而已。”
谁主沉浮:第三次世界大战(收关卷)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上帝之门
更新时间:2011-10-19 18:00:55 本章字数:3762
听了赵秉钧的话,关绪清默然无语,对方的话,对他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震动。
从这个时代的人嘴里,听到关于斯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