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部分(2 / 7)
蛮子脾气发作,当即将他杀了。但按照规定,他是
无权擅自处斩军官的。孙承宗大怒,骂他越权。袁崇焕叩头
谢罪。孙承宗也就算了。他后来擅杀毛文龙,在这时可说已
伏下了因子。
孙承宗也是个积极进取型的人物,这时向朝廷请饷二十
四万两,准备对清军发动进攻。孙承宗是教天启皇帝读书的
老师,天启对老师很不错,立刻就批准了。但兵部尚书与工
部尚书互相商议说:“军饷一足,此人就要妄动了。”所以决
定不让他“饷足”,采取公文旅行的拖延办法,使孙承宗的战
略无法进行。孙承宗于是进行屯田政策,由军士自耕自食,却
也得到很大的成效。
天启四年,袁崇焕与大将马世龙、王世钦等率领一万二
千名骑兵步兵东巡广宁。广宁即今北镇县,在锦州之北,离
满清重镇沈阳已不远了。袁崇焕还没有和清兵交过手,这次
已含有主动挑战的意味。但清兵没有应战。袁崇焕一军经大
凌河的出口十三山,从海道还宁远。这时清兵已退出十三山。
袁崇焕这次陆海出巡,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偕诸将游
海岛》,不说“率诸将”而说“偕诸将”,不说“巡海岛”而
说“游海岛”,颇有儒将的雅量高致。诗中很清楚的抒写了他
的心情:是战是守的方略苦受朝廷牵制,不能自由,见到大
好河山,更加深了忧愁。对荣华富贵我早已看得极淡,满腔
忠愤,却只怕别人要说是杞人忧天。外敌的侵犯最后总是能
平定的,但朝廷中争权夺利的斗争却实是大患,不知几时方
能停止?看到天上浮云,冷清清的月亮,又想到我父亲逝世,
⑧
伤心得肠也要断了。
短短三四年之间,从京师戒严到东巡广宁,军事从守势
转为攻势,这主要是孙承宗主持之功,而袁崇焕也贡献了很
多方略。
孙承宗很赏识他,尽力加以提拔。袁崇焕因功升为兵备
副使,再升右参政。孙承宗对他言听计从,委任甚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