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部分(4 / 7)
抗敌,天下
皆知其勇。袁崇焕的功业或许比不上诸葛亮和岳飞,虽然,那
也是很难真正比较的,然而他身处嫌疑之地而行举世嫌疑之
事,这种精神上的痛苦负担,诸葛亮和岳飞却幸而不必经受。
袁崇焕有一句诗:“心苦后人知”。当真是英雄寂寞,壮
士悲歌。他明知不能得到当时的谅解,只盼望自己这番苦心
孤诣能为后人所知。当我写到这一段文字时,想到他的耿耿
之怀,悠悠之心,忍不住又感到了剧烈的心酸,感到了他英
雄性格中巨大的悲壮美,深刻的凄怆意。
正确的战略决策无法执行,朝政越来越腐败,在魏忠贤
笼罩一切的邪恶势力下做官,天天都可以送掉了性命。关外
酷寒的天气,生长于亚热带的广东人实在感到很难抵受。在
这期间,袁崇焕从广东招募来的人员中有人要回故乡去了,临
别时问他:你留在这里继续担当艰危呢,还是回乡以求平安?
他写了一首诗回答:我和你曾同生共死,我的内心你还不明
白吗?又何必问安危去留?我在这里奋不顾身,本来不是为
了富贵。故乡的亲友们如果问起,请你转告:边界还没有平
IB
靖,我只有感到惭愧,当然要继续干下去。
袁崇焕是三兄弟中的老二。大哥崇灿当他在关外时在故
乡逝世。三弟崇煜随着他在军中办事,后来也告辞回乡。袁
崇焕从宁远送他到山海关而分手,写了两首诗给他,说:边
疆需要人守御,升平还没有得到,我早已决心报国,安危去
JB
留的问题不必提了。
①皇太极在西方人的书中写作Abahai,法国学者格奥
赛(RenéGrousset)在《中华帝国的兴起与辉煌》
一书中有“一六四四年的大变”一章,其中说:“皇
太极是蛮人中的一个天才,他把本族人民的军事才
能,和对文明生活的天生理解相结合起来。”
②清《太宗实录卷三》:天聪元年,“时国中大饥,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