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部分(6 / 7)
如此,结果却得了这
样的“眷”,这位“明主”,真是“明”得很了。
④袁崇焕《天启六年六月初十日谢升荫疏》中说:“且
武人奔竞,少竖立便欲厚迁,稍不合辄思激去,要
挟朝廷,开衅同类,今边疆始终不得一人之用,臣
最疾之。臣今日不自处于恬,何以消诸将之竞?况
臣原无富贵之心,又皇上所鉴也。”对这个辞赏的奏
章,朝廷的批答是:“奉圣旨:袁崇焕存城功高,加
恩示酬,原不为过;乃三疏控辞,愈征克让。还着
遵旨祇承。该部知道。”
⑤袁崇焕《归庾岭》:“功名劳十载,心迹渐依违。忍
说还山是?难言出塞非。主恩天地重,臣遇古今稀。
数卷封章外,浑然旧日归。”
⑥袁崇焕《遇诃林寺口占》:“四十年来过半身,望中
祇树隔红尘。如今着足空王地,多了从前学杀人。”
九
天启皇帝熹宗捉了几年迷藏(他初做皇帝时,爱和小太
监捉迷藏),做了几年木工(不是做皇帝),天启七年八月,在
二十三岁上死了。
天启的儿子都已夭折,有些后妃怀了孕,也都被客氏和
魏忠贤设法弄得流产,所以没有儿子。由他亲弟弟信王由检
接位,年号崇祯。
朱由检当时虚岁是十八岁。他生于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
其实只十六岁另八个月。这个十七岁的少年皇帝不动声色的
对付魏忠贤,先将他的党羽慢慢收拾,然后逼得他自杀。这
场权力斗争处理得十分精采。
魏忠贤死后,附和他的无耻大臣被称为“逆党”,或杀头,
或充军,或免职,人心大快,在“宁锦大捷”中冒功的人也
都被清除了。
被魏忠贤逆党排挤罢官的大臣又再起用,他们都主张召
回袁崇焕。天启七年十一月,升袁崇焕为右都御史、视兵部
添注左侍郎事。崇祯元年四月,再升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
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兵部尚书是正二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