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2)(1 / 18)
味着,构筑隔离带的时间越来越少。
抹了把额头的汗,邢克垒站在高处眺望白松山,隐隐看见白松山上空的火光和烟雾。或许是错觉,他甚至觉得空气也在变得炙热。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临时调整计划,向袁帅、陈向东两名连级军官下令,让战士们相互之间拉大十米距离,以便更快地构筑更大面积的隔离带,他则带头加快速度砍掉树木,以榜样的力量为战士们鼓劲。
与此同时,森林消防队接到总指挥部的消息,采取兵分两路的策略,一路赶往白松山扑救大火,另一路从五三二团驻地方向出发,在官兵们无法抢在山火烧过来前构筑好隔离带的情况下,进行扑救,以阻挡山火袭向军事重地。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话在灾情面前得到了验证。就在森林消防队赶赴火场时,因山路质量差屡屡受阻,途中不得不停车清理路障。就这样,时间被一分一秒地消耗。
依当前的火势蔓延速度计算,抢在山火烧过来前构筑好隔离带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邢克垒鼓励战士们:“人的因素第一!同志们,想想红军长征,那么艰苦的条件我们的前辈都克服了,那么艰巨的任务他们都完成了!今时今日,我们行不行?”
山风山火呼啸的夜里,挥汗如雨的战士们高喊:“誓死保卫弹药库!”
他们在以命为誓:坚决打赢这场灭火攻坚战。
邢克垒说:人的因素第一!天灾面前,在增援无法及时赶到之时,除了发挥人的力量,谁都没有更好的办法。况且十公里外就是军事重地,如果山火蔓延过去,损失的仅仅是弹药吗?A城无数的生命都将受到直接威胁,那种损失和后果,谁能承担?谁承担得起?
所以,即便要以个人生命为代价,赶赴火场的官兵们,也是在所不惜。
怕的就是,他们的肉体凡身挡不住天灾的无情。
无论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抑或是现下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军人和军队永远是民族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道屏障。有过五年特种兵生涯的厉行更加清楚军人在和平年代存在的意义:他们,是国家第一道和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山火的急速推进,所剩的时间越来越少。站在一营官兵面前,被汗水浸湿作训服的厉行抬手指着面前未及成形的隔离带,掷地有声:“我们是军人,我们是国家危难时刻的重要防卫力量!无论以什么为代价,绝不能让山火蔓过这道防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