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一章 桃花依旧笑春风(下)(3 / 5)
稀,人口都集中在卫所驻地,而且大都是军队家属,故而辽东地区不置府县,专以都司卫所,实行军事统治。
这种因地制宜的设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曾经十余万兵马全靠屯田,无需内地供养。然而好景不长,军屯的弊端一样在这里爆发,而且因为地处关外,更加无法无天。大量的屯田被世袭武将家族侵吞,卫所军民沦为农奴,无奈大批逃亡。以至于田地荒芜,屯田尽废,饷源枯竭,军备逐渐废驰,使***人来去自如,完全丧失了对关内的屏障作用。
选定这里做战场,自然是看中了其本身就是军事地区,而且地广人稀,对民生的破坏程度最小。但也正因为地广人稀,必须要用骑兵来作战,作为土生土长辽东人的李成梁,实在是非他不可的人选。
沈默之所以一开始没用他,倒不是担心他不能胜任,而是担心他在关外不受控制的胡作非为,更加担心辽东的武将集团,会更加水泼不进、尾大不掉。但想要在辽东成事,就只能用辽人,这是没有办法的。
没有李成梁,辽东武将一样勾结成团,游离于朝廷的统治之外,还不如让一个自己人去当头儿,至少还能控制得住,至于后果,还是等先把辽东平了,除去大明真正的生死大敌再说吧。
对于李成梁性格上的弱点,沈默可说是不厌其烦,常常去信予以劝导。反复督促他不要目无军纪,只想着立功,更不要滥杀无辜,激化***。首辅对一个边将能如此耐心指点,实属罕见,李成梁一介武夫,怎能不甘愿效命?
上任辽东总兵后,面对着土蛮和朵颜的二十多万人马,他坐镇辽阳、临危不惧,积极修工事,选将校,招健儿,稳住了局势。但防守从来不是他的第一选择,站稳脚跟后,李成梁很快便转守为攻,于隆庆五年,夹击土蛮部于卓山,斩首千余级,立下了征战辽东第一功。
到了万历年间,他破敌之役更不可胜数。万历元年,朵颜部和土蛮汇合两万骑,南掠永平、沈阳,李成梁率火器营迎头痛击,歼敌千余。然后,他率军趁夜出塞,长途奔袭二百余里,直捣敌军进犯的营地——劈山营,又是斩首千级,此为劈山营大捷。
类似这样的夹击、奔袭,斩首几百到千余的胜利,从万历元年到三年间不可计数。辽东平原上烟尘滚滚,大明军旗所向,鞑虏望风披靡,只能远远躲开。昔日明军被打得躲在城堡中不敢露头的局面,已是恍若隔世了。
有时候过于勇猛也不好,仅用三年时间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