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美利坚大后方 (1)(3 / 22)
的需求下降了,这一点对于打胜仗非常非常重要,它使得我们从「非死即活」,或「努力想要活下去」的这种经济形态,转型变成全面性的、以战争需求为导向的经济生产。整个「社区给足」计画后来发展成为《全国再教育条例》这道法律,我敢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就业训练计画,而且显然是我国历史上最激进的计画。
你刚有提过,《全国再教育条例》的计昼还是合曰面对一些问题……
我正要谈这一块。总统赋予我的权力之大,可以处理任何物资和后勤掉战。不幸的是,无论是总统或是地球上的任何人,都不能给我足够的权力去改变人类的思想。我刚才说过,美国采行的是一种隔离武的劳动力,在许多情况下,隔离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我们很多职业训练官是第一代栘民,这些人知道如何照顾好自己,如何在拮据的情况下生存,也懂得怎样利用手边的物资,会在后院弄个小菜园,自己整修房屋。家电坏了,修得好就继续用。重点是,这些人要负责教导其他美国人去突破以往舒适、用过即丢的消费生活。虽说一开始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劳力付出,其他美国人才能过着舒适的消费生活。
是的,全国性的技职再教育计画中,碰到了种族主义、阶级主义等障碍。例如你是大公司的律师,大半辈子都在审阅合约、搞定交易、讲电话。那些是你的专长,让你赚到很多钱,让你有钱去雇工人修马桶,这样你就可以继续讲电话。你完成的工作越多,赚的钱也越多,可以雇更多的工人帮你做事,好让你抽身出来赚更多的钱,这就是世界运作的模武。然而有一天游戏规则改了,没人需要你来审阅合约或搞定交易,他们需要会通马桶的人,突然问那个马桶工人成了你的老师,甚至是你的老板。对某些一人来说,这简直比殭尸还可怕。
有一回去洛杉几调查技职教育现况的时候,我坐在一场演讲的后排,来听演讲的人都是以前的影视娱乐圈红人,一狗票的经纪人、经理、「创意总监」,他妈的谁知道这职称是干嘛的。我能理解他们的抗拒和傲慢。在战前,娱乐产业可是美国最赚钱的产品呢!如今他们奉命来这里接受训练,学习怎样在加州的贝克斯菲尔德担任弹药厂的守卫。于是一位女士爆发了,她是个选角导演。他们怎么可以这样糟蹋人!她是艺术硕士,主修观念剧场,在过去五季里她为三部最卖座的情境喜剧选角,她一个礼拜赚的钱,比目前台上这位技职教官几辈子梦想要赚的都多。她不断直呼台上演讲的技职教官的名字,不断地说:「梅格达,梅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