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狂飙歌 (1)(2 / 23)
关枪,一面飞快翻书寻找导师讲过的话,然后讲自己的立场,接着又找下一段引文。
1927年2月,莫斯科召开少共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青年工人斯施云代表中山大学青年团在开幕式上讲话,蒋经国做他的翻译。演说结尾,斯施云与蒋经国面对群情振奋的会场,用中文与俄文共同高呼:“马克思列宁主义万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少共国际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消息更似晴天霹雳,震动了中大全体师生员工。全校沸腾一般庆祝这个伟大胜利。很多人眼含泪花,跳上台只喊了一声“同志们”就哽咽住了。庆祝大会结束,全校师生冲出大门,一直游行到共产国际大厦。蒋经国走在游行队伍前头,又蹦又跳地呼喊着:“上海拉期(上海是我们的)!”
但上海是他父亲蒋介石的。
“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群情哗然。苏联《消息报》1927年4月16日刊登,“蒋介石的儿子鼓动学生们到共产国际大厦前游行示威。不久前,他在一次中国青年的会议上说:‘我在这里不是作为蒋介石的儿子,而是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儿子来讲话的。’”几天后,他发表的反蒋声明由塔斯社传往世界各地。汉口《人民论坛》报1927年4月24日全文转载:
蒋介石的叛变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当他滔滔不绝地谈论革命时,他已经逐渐开始背叛革命,切望与张作霖和孙传芳妥协。蒋介石已经结束了他的苹命生涯。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死了。他已走向反革命并且是中国工人大众的敌人。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和革命的朋友。他已经走向反革命阵营,现在他是我的敌人了。
同学们把他举起来抛向空中,“乌拉”之声沸腾一片。
当蒋介石的名声在莫斯科一落千丈之时,蒋经国的名声却与日俱增。莫斯科人纷纷打听“蒋介石的儿子在哪儿?”第三国际将他转为共产党员,送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政学校深造。王明派的共产党人盛岳后来写回忆录提及此事还垂头丧气:“倒霉的是我们没有一个像蒋介石那样的父亲。”
1936年1月,列宁格勒《真理报》刊登了蒋经国写给母亲毛福梅的一封信:
亲爱的母亲:
您把我送到莫斯科已经有10年了。我们分离的时候,您说出了您的愿望。您希望我幸福、富有,今天,我已经达成了。但是我达成的方式跟您当时的想象并不相同。您的儿子已经成了真正富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