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巧儿支招(2 / 5)
张巧儿在一旁把徐管事的神情一一看在眼底,略微再一思忖心里便有了计较,于是赶在徐管事领齐大郎去账房结钱时,不动声色的把齐大郎拉到一旁,低声问道:“齐大哥哥,你以前送鱼苗过来,那徐管事都给你什么样的价钱?”
因这鱼苗细若针芒、买方和卖方都无法细算数目,因此大多数鱼贩都是以竹篓作为交易的单位。而齐大郎初始送鱼苗过来时,那徐管事满满一竹篓的鱼苗只肯给四百个铜板子儿,后来齐大郎送的次数多了、他才往上提了一百个铜板子儿,算是给熟客的价钱。
于是张巧儿一问,齐大郎便如实答道:“每个竹篓的鱼苗给五百文钱。”
张巧儿略微一思索,马上开口说道:“那你和那徐管事说这回咱们得涨价———每个竹篓给六百文钱,要是徐管事不肯涨价钱我们就不卖!”
齐大郎既用这个法子来挣钱,自是打听过和这个行业有关的不少事宜,明白别处的土财主收鱼苗、每篓子大多只给三四百文钱。这东坑镇是因镇上只有一条小溪、溪里没什么鱼儿,所以这鱼苗都得要鱼苗贩子从别处捕了送来。
既是从别处送来的,那这送鱼的路途也就长了一些,这路途一长、鱼苗死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了,也就更考验鱼苗贩送鱼的技巧了。这些种种缘由加在一起,才让东坑镇的土财主收鱼苗给出的价钱、比别处高个一百文钱。
齐大郎为了赚钱可是做过市场调查的,所以他觉得徐管事一竹篓给五百文钱算是高了,应是不可能再给他涨价钱了……
但张巧儿却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见齐大郎犹豫不决、马上加重语气再强调了一遍:“必须涨价、那徐管事只要不笨也一定会愿意涨,听我的一定没错!”
齐大郎见了忍不住追问道:“你怎就认定徐管事一定会涨价?”
张巧儿闻言不慌不忙的解释道:“齐大哥哥,赤潮来袭、海水变色,让本只习惯吃海鱼的人们心里有所顾忌、都纷纷改吃从江河鱼塘捞起来的鱼。而大家伙儿都只买淡水鱼了,这淡水鱼的价钱自然也就会慢慢的变得比以前高……”
张巧儿说到这儿故意停了停,才笑眯眯的接着往下说道:“这淡水鱼的价钱一涨高,淡水鱼鱼苗的价钱自然也得提一提了!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齐大哥哥怎会没想到呢?”
张巧儿话才说了一半、齐大郎就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了,心里也觉得张巧儿说的有几分道理,并且也认为根据张巧儿的理据、这价钱还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