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神坛(三)(2 / 5)
但想了想只好罢休。在十天之前,大家都是些庄户人,自由散漫惯了,眼下正是农闲时节,大过节的,能来就不错了。当然也有一批坚定的分子,来得比岳元帅还要早。
岳元帅抬头看看天,雾蒙蒙不见太阳。估摸着也得半上午的光景了。原本想把德国人堵在被窝里,看来是不行了。但事已如此,晚了也要于,聚齐了人是很不容易的。幸好,人们的热情还是很高。有说的,有笑的,上次劫难中家里死了人的又是别样的表情。岳元帅和两护法一商量,决定马上开始,祭坛,祭旗。
升任为岳元帅贴身传令兵的四喜头顶猫皮,把铜锣敲得暴响,镇压住众人的喧哗。元帅跳到一条方凳上,下令:
“队找队,班找班,排成队伍祭神坛。”
众人好一阵纷乱,勉强站出了一个队形。都用红布包着头,用红布缠着腰。有持扎枪的,有持大砍刀的,有持虎尾鞭的——这些都是练家子的后代,家里素有兵器——更多的人,则持着寻常家具:铁锨、木杈、二齿钩子、捣粪耙子。但人多势众,七八百人聚在一起,也颇有些声势。岳元帅很激动,他深知,铁要在炉火中锻炼才能成钢,队伍要在战火中洗礼才能成长。十几天的工夫,能把一群庄稼人操练成这个样子,已经创造了奇迹。这些调兵遣将、布阵列兵的勾当,岳元帅原本一窍不通,全仗着猪八戒背后指点。他在天津小站当过兵,受过新式操典的训练,他甚至还见过因为主持小站练兵而大名鼎鼎的袁世凯袁大人。岳元帅下令:
“祭坛!祭旗!”
所谓神坛,就以那张摆着香炉的八仙桌子为象征。桌子后边插着两杆旗,一面是白的,一面是红的。旗杆是用新鲜的柳木杆子做成的,碧绿的树皮还没剥去。红旗是坛旗,上面用白线绣着北斗七星。白旗是帅旗,上面用红线绣着一个大大的“岳”字。绣旗的活儿,是杜裁缝家的那两个心灵手巧的大闺女干的。结了婚的女人不能干这活儿。结过婚的女人手脏,破法。
祭旗开始时,天上下起了毛毛细雨,微风也无。两面旗帜都沉甸甸地低垂着,一点儿也不招展。这是美中不足,但没有法子。但因为阴天细雨,众人头上的红布,格外地鲜艳。湿漉漉的红色进入岳元帅的眼,让他感到十分地兴奋。
四喜把铜锣敲得更加激烈。这小子顶着《七侠五义》里的小侠艾虎。这几天他把一面铜锣都快敲破了,提锣的手磨破了皮,缠着白布。在紧急的锣声里,众人的心力终于集中起来,庄严和肃穆的感觉渐渐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