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 / 5)
了很不乐意,兰晓姐姐才不是那种人呢,可如果被陆忠知道兰晓姐姐是丫头的话,他岂不是更要跳脚,恐怕会到少爷那里说坏话。可兰晓姐姐是什么人,比起千金小姐来更要温柔善良、端庄大方呢。
可不能让陆忠这么误会,七斤便说道:“兰晓姐姐可是我们的大恩人……”把他们主仆二人当初的窘迫潦倒和兰晓的再三援手大致地说了,只把她是丫头的身份隐去不提。
陆忠听了,为着少爷吃了那许多苦头而伤心难过了半天,日后见着了兰晓倒是客气了不少。更何况他又不想驳了陆绍棠的面子,便由着兰晓在那里教授。
但是等到陆绍棠一走开,陆忠终于忍不住了,他皱着眉对着兰晓说道:“生意就应该正正经经、老老实实地做,只要我们把吃食弄得好吃,还怕食客不上门,怎么能搞那么些花头。教人看了说我们不务正业。再者说了,我做管事的时候,你还在屋子里绣荷包呢。”他本想说你一个丫头懂什么,少在这里指手划脚。但想了想,他还是把难听的话憋在了心里。
兰晓一时气闷,碍着他年纪大了,又看在陆绍棠的情面上,不与他计较。见陆忠不愿听,也不强求,只在白日里过来,稍微指点厨子和伙计。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多谢你们的支持,我会努力码字的!
盐引本是封建政权的财源,但而当政者“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既掠之于商。” 盐引又称“盐钞”,是宋代的取盐凭证,“引”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据《宋史·通货志》,“盐引每张,领盐116.5斤,价6贯。”
盐业专卖就是国家实行垄断经营。这种做法始于春秋时的齐国,始作俑者是管仲,但到秦朝和西汉初年,盐业专卖实际上是废除了。汉武帝想增强国力征服匈奴,于是采用大盐商东郭威阳的意见,从元狩四年(公元前118年)起在全国实行盐业官卖制度。在产盐的28郡和36县设置盐官(均由原来的盐商担任),招募百姓由政府提供“牢盆”(煎盐之锅)等工具制盐,成品盐由政府定价收购、设官贩运,实行专卖。
明初商屯东到辽东,北到宣大,西到甘肃,南到交址,各处都有,其兴盛对边防军粮储备以及开发边疆地区有一定作用。根据明朝政府的需要,除用粮米换取盐引之外,有时也可用布绢、银钱、马匹等换取,但以粮换取是主要形式。宪宗成化年间停止各边开中法,令盐商于户部、运司纳粮换取盐引。当时,随着统治阶级的日益腐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