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2 / 7)
按照师父传过来的材料看,案件发生地是青乡市郊区的青笛镇。韩亮驾着车几乎没有打弯,就直接到了目的地。
看起来,现场附近地区的经济条件要高于整个青乡市的平均水平,这一片的民宅似乎有一些江南水乡的味道,每家每户都盖着两层的小楼,外墙装潢得十分精致,折射出这一片百姓殷实的生活。
穿过了这一片繁华的小镇,我们来到了位于镇子最西头的现场。这是一条县道,因为有大车经常经过,扬起的灰尘持久不散,所以感觉周围的空气都雾蒙蒙的。和小镇的中心相比,这个位置要冷清许多,除了偶尔驶过的汽车,几乎看不到人烟。
现场就位于县道的一旁,一座同样十分精致的二层小楼,大约和县道离了有二十多米。
从小楼的两旁,一直到县道旁的梧桐树,都缠着警用警戒线。几辆警车依次停在县道旁边,占去了本就狭窄的县道的三分之一。
本以为下车后,我们就要径直跨越警戒带,走进现场。然而,当我们下车后,才发现几个警察正在拆警戒带。
“不是有案件吗?”我走上前,出示了自己的现场勘查证,说,“怎么不保护现场了?是案件破了?还是案件撤了?”
负责拆除警戒带的一个年轻民警给我敬了个礼,说:“之前就没人说是案件啊,就法医在那里总说有疑点有疑点什么的。”
显然他没仔细看我的勘查证,不然不会在我面前表现出对法医的“鄙视”。
“也就是说,现在证实这不是个案件了?”我问。
“不是案件。”民警点了点头,说,“指挥部要求不保留现场了,还有死者的亲属要住进来呢,不能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死者儿子吗?不是他报警的吗?”我问。
“是啊。”民警说,“不过他现在说他不告了。”
一番对话让我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我说:“我能提个要求吗?代表省厅刑警总队。”
小民警一脸茫然,说:“虽然这案子本就不是刑警管,但领导,您还是说吧。”
“现场再保留一天。”我说,“我现在就去市局问问情况。”
“移交交警队了?”我坐在刑警支队长的办公室里,惊讶地问道。
刘三厦支队长说:“是啊,现在看,这就是一起交通事故逃逸案件。”
“交通事故逃逸,哦,这样的事情,依照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