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1 / 7)
        
            
                第194章
    因这初来乍到的印象,倒让宗钺对绍兴产生了兴趣。
    之后的几日里,他就在这座酒楼里住了下来,闲暇之余在城里四处走走看看,倒又多了一层对绍兴的认知。
    绍兴这地方地窄民稠,严重的人口和土地比例失调,致使绍兴当地人比江浙一带其他地方的人更具有危机感。
    他们极少会在举业上驻足不前,一旦不成,就会另谋其他出路。
    什么才是其他出路?
    教书经商乃是下层,上层当是以幕为业,谋求进身之途。
    一来幕主多为官员,可结交权贵,如果幕主平步青云,身为幕僚自然前途不小。二来也提前可以熟悉衙门杂务,如有一日登科中举,是时自然事半功倍。
    文风鼎盛的氛围,再加上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也所以宗钺在绍兴的这几日里,没少听见有人没考上院试,打算另谋出路的话。
    多数都是同乡、亲友、师生之间互相提携引荐,自此宗钺倒不怀疑母后所言,这些绍兴籍的师爷经常在一起互通有无了。
    他生出也请一个师爷的念头。
    既然是做他的师爷,自然要是绍兴最好的师爷。绍兴这地方也奇怪,这些日子宗钺没少听说些世家什么的。
    当然这种世家在宗钺这种皇族子弟的耳里,近乎于玩笑,这种词汇更倾向于是指一家子都是做这个行当的,且做出了名声。
    例如绍兴一带最有的名的师爷世家,有方家,程家、盛家等。
    宗钺也没多想,就近选了方家。
    他没想到在这里竟然再度见到那个‘凤甫贤弟’,而他竟是方家的人。
    ——
    其实不是宗钺瞧不起做师爷的,而是会去做师爷首先就是科举上无进展,师爷不过是他们另谋出路的一种手段。
    一个十三岁的案首,还是方家族长的独子,看样子到了这一代方家的传承莫怕是要断了。
    “我爹?我爹并不在绍兴,公子若真是想请位师爷,我方家还有其他优秀子弟,不如我让人去请过来,为你引荐一二?”
    宗钺沉吟了下,道:“岳某主动寻上门来,就是听闻方家主枝一脉名声在外,若是旁系分支之人……”
    剩下的话宗钺虽没有再说,但方凤笙明白他的意思,意思就是看不中呗。
    才十三岁的凤笙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