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部分(6 / 7)
那可暂且拖欠,商部不收利息。立约到丰收之年,农户或交银子,或卖粮食,一齐补足。商部回购粮食的价格要合理,不能让农户亏蚀血本。钱兄,你去裁定价格。现今要保证粮食的充足,不然国家就没有兴商的可能。"
钱眼叹道:"对呀!没有了粮食,银子有什么用!保命都难,还有谁会想着赚钱?"
审言接着说:"至于各个部司的要求......"
谢御史道:"你不能这么好说话!要钱的就给,你成了银库了!皇上也会猜忌你用银子买人情!"
审言慢慢地说:"商部的运作,也是要依赖各部司的协助。"
爹说道:"审言,你可承诺帮助,但要他们提呈如何协助商部兴商的措施。"
谢御史道:"会有人说你用银子买路!"
钱眼道:"有来有往!不能白干!我们是干什么的?商部!又不是个软柿子。"
审言说道:"今后,如遇重大利民兴商的方针方案,商部将邀各个部司派人来共同商议,若是方案赢利,商部自然不会独享其成,定会与有关部司共惠。"
爹说道:"这样也好,免得商部成众矢之的。"
钱眼道:"对,有钱大家赚,谁都能有份儿最好。"
爹又说:"审言,你前一阵怕连累别人,除了这位钱大人,没有别的心腹。现在,就不要再这么劳累自己。"
审言答道:"是,就听爹的,我会召集有识之士,共同讨论要紧事宜......"谢御史冷笑道:"人多口杂,一件事情能传出多少个花样!"
审言说道:"商部操作金银,的确会惹人非议。唯有公开办事方法,所有决定立据备案,写明原则因果,以服众人。"
谢御史道:"你以为光明磊落,日后就没人能指摘?你不明白兴商之举乱了本朝治国法规!自商鞅出连坐之策,各个朝代都以户籍编制管理民众,不倡人员流动,以防混乱。现在你鼓励流民从商,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离乡别井,四处游荡。长此以往,户籍不全,民失约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