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部分(6 / 7)
那些赔了本儿的人就不会再种粮食。有商部托着,大家就使劲种呗,那粮价不就总也上不去了?"
"商部那个价儿,只能保本儿,谁指望能那么挣着钱?商部就是帮把手,谁那么傻,辛辛苦苦的,不想多挣点儿?如果最高的价儿就是商部的那个价儿,种的人也不会多了。粮价自然就上去了。"
"商部那个价儿是钱大人定的吧?"
"可不是!大家都说,钱大人知道所有商品的行情,何止粮食。从丝绸到金银首饰,从木柴到草席家私,钱大人那是万事通啊!"
"何止知道事儿,每次新的商法下来,钱大人都要去访查商家反应,我就有一次这么见着的钱大人。那时出了条新规矩,我正和几个人谈这事儿,有个人......"
"别说!肯定又是平民装束。"
"不是,是个财主的样子!说也是个办企业的,有个药厂。他说起来开业的艰辛,我们都有同感,自然对他讲了我们对那新章程的看法。他问我们有什么建议,我们说了,结果怎么着?后来的几天,那条例真的按我们的建议改了点儿,方便了大家,还依然惠顾了商部哪,后来我去商部招待大作坊业主的年宴上,见到了钱大人,就是那个和我们谈话的财主啊!"
"难怪他什么都知道,就是微服出访呗。"
"你还别'呗',谁能像钱大人那样?没一丁点儿架子,到哪儿都能让人跟他说心里话。你去我家乡问问,离这里上千里,也有人见过钱大人。"
"谁不说钱大人是商部的财神爷,给商部挣了多少钱!"
"要不人家怎么叫钱大人呢!"
"商部怎么不让钱大人当头儿?"
"嘿!你又不知道了吧?钱大人是干事儿的人,可出这些主意的是谢大人!"
"你怎么见得?"
"当然!自商部初建,所有的条例规范,无一不是谢大人亲草。皇上给谢大人封官的诏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就是,你们光看着钱大人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