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部分(1 / 7)
下了这一片基业。这才是君子有所为。我爹总念叨你爹怎么无惧祸患,怎么敏锐明达,把他捧到天上去了,就恨他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弄得我都不敢叫他声'姐夫',只好天天和你们这帮小辈儿混在一起,称他为'你爹'......"
常言瞪着玉澄道:"你跟我们在一起是因为你是个小孩子家,没法与姥爷和爹并肩。你该不是因为嫉妒我爹,要在姥爷面前争脸,才想当官的吧?"
玉澄做深思状,沉重地说:"你别说,我还真有那些意思......"
常言厉声道:"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险恶!仕途之上,一人遭祸,殃及全家。当初爹受了那么大的罪,娘被打死再生,不都是因为官场上的事端。你不能以自己的意气,轻入朝廷,如果......"
玉澄坐直了身子,严正地说:"就是有那些危险,我也还要当官!我听了那么多治国的要领,我爹和你爹两代从政之人的体会和经验,如果我不去亲自干一场,我怎能甘心?哪里没有危险?你亲生的爹娘罹难江湖,钱家老伯安于求乞,必也是历过险恶之境。我哥行医,天天与病人接触,那些能传人的疾病不也是时刻能要他的生命?他见过多少死亡,可几时畏病不诊过?明谊自幼就随我哥行医,什么时候怕过病人?你如果说我才能有限,我可能还嘴软些,但如果说仕途危险,我就不该尝试,那你就该先去说服你爹!"
大家都安静地看着玉澄,片刻后,他一笑,松了肩,半倚在椅子背上,说道:"怎么样?我的口才如何?"
常言微皱着两条浓眉看着玉澄,似乎拿不定主意,最后之平说道:"小舅舅日后自有风云际遇,大哥不必过虑。"
玉澄看着之平笑了,"还是之平好,叫了我声舅舅。你说话这个口气,不像十五岁的,倒像是五十岁的,看来跑不了当个易学宗师之类的人物了。我以后壮志得逞,肯定要时常请教你。"
常言眯着眼睛,"我现在才发现,你实际是个很狡猾的人。"
玉澄笑着"常言,我就当你在说我好话吧。我如果狡猾,就不会给家里惹祸的。你可是个文武全才的人,有什么宏图大志?"
常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