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3)
单纯美好的小姑娘,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一品侯夫人,膝下两儿一女,地位稳固,娘家得力,长子又早早请封了世子,不知多少人羡慕。现在呢,夫妻离心,婆婆厌弃,好好的日子,怎么就过成这样了呢!
郑氏说:“嬷嬷,暄哥儿落榜,心里不定多难过,有时间多帮我过去看看。他还小,三年以后也不过十九岁,不着急。不过婚事也该看起来了,还有敏姐儿。几个嫂子那边也都透个话,我现在出不了门,两个孩子的婚事请她们多留意几分。”
福嬷嬷擦了擦眼泪,答应着:“是,夫人。”
是啊,暄少爷和大姑娘的婚事都该提起来了。暄少爷那里,本来已经瞧中了国子监祭酒家的姑娘,只是秋闱成绩出来以后那姑娘就许了自家中了举的表哥。还有大姑娘,十六岁了,再也拖不得了。
过了几天,郑家来人了。
纪暄的二舅,三舅,二舅母,三舅母。
二舅三舅和纪侯爷在书房谈了小半天。
二舅母和三舅母在荣禧院陪着老太君说了半天话,临走时才去正泽院看了看郑氏。
郑家人走后,纪真得了一张嫁妆预算清单。
嫁妆按纪敏的例再加三成,超出部分大房私房补足。
纪真:“……”
卧槽,这种被人嫁女儿的感觉简直糟透了!
赔钱货说的就是他了!
纪家家底并不厚。
老国公不是个灵活的,打仗的时候也只是跟着人摸了一些东西。又不识货,古董字画都看不出好赖,摸的最多的就是金银珠宝。金银珠宝是什么,乱世中倒是硬通货,太平盛世却是比不上古董字画一个角的。
老侯爷更是不懂经营,老国公死后就娶了村姑春花妹子当小妾,真爱。在同样村姑出身的老国公夫人支持下夺了那时的侯夫人现在的老太君的管家权,管了几年,年年亏损,越亏越多。
现在的家底都是老太君带着几个儿子慢慢攒起来的,比之京中同等爵位的人家,完全不够看。若不是四房娶了商户女带来许多懂经营的掌柜把侯府庶务管了起来,只怕现在账上的闲散银子都没多少。
纪真在花厅小佛堂坐下,手中抱着小金莲,突然想起一件事。
从大觉寺回来也有一个来月了,有什么花,能连开一个月不败么?何况还是被采了下来养在花瓶里的!
佛光能不能普照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