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海鲜酒楼的初步计划、苏晓佳的诊疗情况(2 / 4)
“哎。晨子哥,这合页锈住了,又得换哪。”石锁儿回应。
在岛上居住,有一点很麻烦,那就是由于海风的湿度大,还带有不小的腐蚀性,对于裸露在外金属物件的损害尤其明显。像门窗所用的合页、螺钉、把手之类,即便上油保护,但日子长了,也难免生锈破损。没别的什么好法子,解决方案只能是定期更换,徒增麻烦。
“换吧,下回叫老沈他们买点儿好的送过来。哦,小心点儿,注意安全。”
江逸晨叮嘱了一句,随后上楼回到自己的甲字号房间,掀开搁在桌面上的笔记本电脑,摁下启动开关。
待进入系统,他又点开企鹅通讯,开始呼叫晓佳妹子。
本月初的时候,他于偶然间获知北城区有一位名医唐济林,擅长疑难杂症,据说口碑非常好。于是马上让苏晓佳前往求医。
苏晓佳对于自己的病情早已不抱什么希望,本来并不大愿意去浪费时间,但在江逸晨的坚持与吴大娘的劝说下,这才勉强跟着奶奶前往就诊。
消息很快反馈回来,初诊的结果并不太理想。
那位唐济林大夫经过察舌、切脉、望神、问症四诊,又看过她上回在粼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拍过的检查片子之后,说此病程较长,时间拖得久了,相关经络堵塞严重。根据他行医多年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治疗的难度很大,自己并没有把握。最多只能是试试,但奉劝对方先做好心理准备,对于康复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这套说辞并不新鲜,吴大娘祖孙俩早已听过多次,完全在预料之中,只不过是又增加了一回失望而已。
苏晓佳当即跟奶奶打手势,表示自己想回去了,却被后者摁住。
吴大娘又与唐大夫提起了传说中那位患聋哑症小男孩的事情。
唐大夫说前段时间医馆确实治愈了一位八岁的小患者,但对方的发病时间还不足一年,两者情况相距甚远,没什么可比性。
吴大娘来之前已经与江逸晨商议过,下决心这次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
于是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唐大夫点头表示医馆可以接治,以后每间隔一天让患者前来医馆做针灸治疗,同时配合汤剂,先进行一个疗程后看看情况再说。
吴大娘又补充说明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宽裕,如果需要使用什么好药的话完全不用顾虑。对于这个,唐大夫微微摇头,只是说药本不分贵贱,只论对症与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