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4 / 8)
人家的,怕在家养不活,这才打小便送了过去的。当时我也没多问,难道竟就是徐卿的新婚夫人?这可真是有缘了。”
皇后这么一说,边上人便立刻叫把魏国公府的新媳妇唤来,这才有了安俊下楼请初念的一幕。
萧荣此时看了眼廖氏,便对着初念问道:“你和徐卿新婚,我却一直忙碌,也未赏赐。只方才听说,你小时寄养的那庵,便是三花庵?”
初念知道戏肉来了。虽事先并未从萧荣处得过提点,但此种情状之下,自然晓得如何应答,便应了是。
萧荣仿佛陷入往事回忆,道:“我记得庵里的大师父,法号叫……”
“圆修师太。”初念应道。
萧荣叹道:“正是圆修师太。真真光阴似箭,一晃眼,便这么多年过去了……师太如今可还安好?”
“师太安好。”
萧荣点头,看她一眼,笑道:“方才我才想起来,当年我去三花庵时,停了半日。当日你□岁大。不晓得你可还有印象?”
初念轻声道:“我那时胆小,蒙娘娘垂爱问话,却慌里慌张的,应了什么也想不起。只记得娘娘温恭备美,印象深刻。如今瞧着,和从前还是一模一样。”
萧荣轻笑起来。“真是个会说话的孩子!”随即叹了口气,道,“□年的功夫过去了,我也经历了无数人间事,一晃就老了,怎么可能还和从前一模一样……”
她方才和初念这样一问一答,只把旁人听得目瞪口呆。此时听她发出这样的感概,安太监忙劝道:“娘娘怎的无端又愁烦起来?娘娘如今身居万岁之侧,统理内治,宽仁待下,又正值千秋寿日,合该欢喜才对。”
众人醒悟过来,知道皇后是在感叹她从前被扣为人质那段经历,忙顺着安太监的话,说起好话。却见萧荣摆手笑道:“说起来,我还欠这圆修师太一份人情。我记得当年我走遍大小庙庵,每逢占卜,卦象必定为凶。我正心灰意冷之时,偶路过这三花庵,却拈出了个上上灵签。记得师太当时还赠我一偈语,道水穷云起,心意随缘。我当时还不大懂。如今细细想来,竟真是这个理儿。”
郑国太道:“清修之地,不乏世外高人。当日这话说的,正合娘娘一路经历啊。”
众人纷纷点头。萧荣便笑道:“正是。今日若非这么巧,见到从前庵中的故人,我被俗务缠身,一时怕也想不起这三花庵当年与我之缘分了。安俊——”
安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