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封神榜(八)(2 / 4)
也算得上更好的选择。
这一日,邓九公紧赶慢赶,终于在东鲁兵马必经之路上拦住,扎下营寨,他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只带了本部兵马一万,后续兵马还要十几日才能到,尽管知道这是兵家大忌,但纣王使者催促甚急,加上东鲁兵马行军迅速,一日数十里,距离孟津不过几日的路程,他不得不急。
“前方挡路者何人?”殷郊带领大队人马,意气风发,他身旁是舅爷姜文焕,丞相刘宏军,王弟殷洪,眼见得母仇得报,心下大快,却眼见一座营寨挡住去路,不由地惊讶。
“王兄勿急,待为弟先去查看”殷洪有紫绶仙衣护体,一路上征战无人能破,正充当先锋官,他将宝剑一挥,一勒马缰,快马上前。
他的身后跟随着十几名护卫骑兵,一行人很快来到营寨一箭之地处。
只见营寨挂着一面旗帜,上面书着“三山总兵官邓”的字样。只见这座大寨端是不凡,正所谓营安八卦,幡列五方。左右摆攒攒簇簇军兵,前后排密密层层将佐。拐子马紧挨鹿角,连珠炮密护中军。可见其中主将深谙行军布阵之道,老于征战,不是个好相与的。
“久闻邓九公乃忠义之人,难道他也要不分黑白,不顾天数,来阻挡我等?”殷洪低声沉吟道,便拨马回转。
“王兄,前面乃是三山总兵官邓九公之寨”殷洪回禀道。
“邓九公,我也听得他的名字,为人忠义,多年驻守三山关,劳苦功高,想来应该知道顺逆,不知哪一位劝得他来降?”一路上见多了因为纣王暴政而投降的将领,殷郊认为这邓九公也会投降。
“殿下,这邓九公为人忠直,又多年在纣王治下统兵,恐怕轻易说降不得。”随行的丞相刘宏军开口言道。
“丞相所言有理,不过还是先问明他的心意,免得让人说孤不教而诛”殷郊口中说道。
……
两个时辰后,使者回报,“殿下,邓将军拒不投降,要阵前见仗”
“岂有此理,这老儿居然如此不识天数,王弟,可愿与我擒下?”殷郊闻言不悦,他开口向一旁的殷洪发问。
“固所愿也,”殷洪应了一句,拍马上前。
这时,那座营寨已经敞开大门,出来一彪人马,为首的是一员老将,正是三山关总兵官邓九公,他来到近前,看到殷洪,拱手道,“还望殿下恕老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之罪。”
这就是演义中常见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